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临大沙漠的实地调研,以及狄拉克奖章
墨少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临大沙漠的实地调研,以及狄拉克奖章,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墨少堤,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卫锋和卫菁想替两人撑伞挡太阳,被秦克拒绝了,只好站到一边守着。
梁忠贵看得极为感慨,他也算是接待过不少大人物了,像秦克、宁青筠这样全国闻名的院士、大科学家,居然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亲自来到一线现场,深入地调研农作物的生长现状,也是第一次见到。
他在之前也只是听闻过已故的伟大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老先生有做这样的亲身调研而已。
难怪在许多农民心里,这两位年轻院士的名望,几乎已可以与袁老先生比肩了——此时田地里的老农知道来人就是研究出沙漠红薯的秦克院士和宁青筠院士,几乎将两人当成活菩萨来尊敬,就可见一斑。
秦小壳之前在初二的暑假里,曾随秦克和宁青筠来了趟全国自由行,见识过沙漠也见识过大戈壁,但当时见识到的只是小沙漠,这次算是第一次亲自体验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世界有名的超级大沙漠景致了,不过显然这体验不怎么好,小女孩热得衣衫都湿了,不断地擦着汗。
她见秦克和宁青筠都没离开的意思,便忍住炎热,蹲下来跟着看两人研究植株,有时还会掏出手机,拍些照片,以便于将来以此作为素材,画些插画。
——后来秦小壳根据这次沙漠调研的经历,画了一系列的漫画,就叫《我哥和嫂子的沙漠“旅游”》,里面记录了许多秦克和宁青筠实地调研时的情景。这套漫画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和抢购热潮,甚至引发了“院士是否应该在恶劣条件下进行实地调研”的大讨论。这些都是后话,就先不详说了。
此时一位皮肤晒得黝黑的老农民恭敬地给秦克和宁青筠送来了一碗水,梁忠贵见这碗有点缺口,正要站出来说“我们有带瓶装水”,忽然一股风沙吹来,碗里的水顿时蒙上了一层灰。
梁忠贵更有理由了,忙上前道:“秦院士,这水弄脏了……”
秦克摆摆手,从有些困窘地要把碗收回去的老农手里接过碗,猛地喝了一大口水,然后将碗递给宁青筠。
宁青筠也毫不犹豫就喝了几口,秦小壳看看两人,也跟着接过碗,将剩下的一点水全喝光了。
老农民原本听梁忠贵这么一说,满是风霜的脸上就全是紧张不安,此时见秦克三人喝光了水,他搓着手掌,以带着乡下口音的普通话焦急道:“秦院士,这水脏了……你不该喝的,你不该喝的……”
秦克笑着道:“老伯,你们平时不也是喝这样的水吗?就当是补点矿物质,这纯天然的大自然馈赠,可比吃什么营养剂有用多了。”
“这……这……”老农嘴拙,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原本蒙着沙尘、紧张不安的脸部线条明显放松了下来。
秦克又拉着老农粗糙的手,指着田地里插满的一根根小杆子问道:“老伯,你们为什么插上这么多的小杆子,是为了标记种了红薯的位置?”
秦克的态度让老农既感动又温暖,不过心情也放松下来,没有了在大人物面前的紧张结巴:“是啊,风沙有时比较大,会将红薯藤完全掩埋起来,去年冬天时的雪也很大,同样会掩埋住红薯。为了找到红薯,也便于浇水,我就找了这些空心的小杆子,直接插到根里,我只要沿着这些小杆子小心地浇灌混合了营养液的水就行了,还能节省水分。”
秦克大觉惊喜,又问了下空心杆的价格,发现只是采用塑料所制,价格挺便宜的,一亩地也就两三百元左右,还可以循环使用。
秦克不由对宁青筠笑道:“民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我们原本研究出来的自动滴灌技术效果好是好,但需要前期投入一笔资金,只有在国营的大农场才有条件实施,普通个体家庭还是像老伯这样的方式最合适,成本低也便于实施,还能节水。”
宁青筠一边抹着额头的汗珠儿一边连连点头,她原本研究出来的滴灌技术,确实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适用于大规模大面积的红薯种植,一旦建好滴灌系统就能不断循环使用,极大地降低种植成本,但正如秦克所说,弊端是前期的投入有点大,不是这些沙漠边缘地区的贫困农户能承担的。
这次两人过来,还想着是不是建议国家借助农村合作社、办理无息贷款的形式来推广滴灌技术,现在发现,其实还有更简单、更适用于普通个体贫困农户的方式,比如这位老伯的插空心杆方式就很好。
旁边的魏学铭也看得很有感触,他跟着询问记录了不少问题,以便于看看将来还能不能培育出适合沙漠边缘地区种植的其他新鲜蔬果品种。
这次的调研无疑是成功的,让秦克与宁青筠又有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也让他们日后有进一步完善完美型沙漠红薯的计划。
而对江河的实况研究,也显示出了淡水资源紧张的情况正在加剧,使得“淡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的副主管纪家海、研究员沈胜贤第一次意识到肩膀上的责任重大,也对秦克二人开设研究中心的初衷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
八月的上旬和中旬,对于在大沙漠调研的秦克和宁青筠来说是既忙碌又充实的,也收获良多。
期间的8月8日还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保罗·狄拉克的生日,就在这一天,位于意大丽里雅斯特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正式揭晓本年度狄拉克奖章的获奖名单,一共有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了本届的狄拉克奖章,分别是夏国清木大学的秦克与宁青筠,以及米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利奥特·赫什尔·利布教授。
前者的获奖理由是:“这两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在N-S方程、拓扑量子计算上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成果,为流体力学、量子通讯乃至人类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者的获奖理由则简单了些:“他在量子和经典多体问题、原子结构、物质稳定性、功能不等式、磁学理论和哈伯德模型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狄拉克奖章正式的颁奖时间会在年底,具体时间会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公布。
尽管此前ICTP已在官网上宣布过秦克与宁青筠将会获得本届的狄拉克奖章,但这第一第二位能打破ICTP评选规则、获得了狄拉克奖章的菲尔兹奖年轻得主,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热议,叠加“求出杨-米尔斯方程通解”的效应,秦克与宁青筠在国际上的声望一时无两。
秦克二人并没有留意到这个大奖的颁布,他俩当时还在沙漠边缘里做着调研。
一行人沿着大沙漠进行的调研工作持续了两周,才坐火车返回阿拉达市,准备返回京城。
只是没想到,在最后的返程火车上,秦克和宁青筠遇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感谢“书痕”与“用户841226”的打赏!
(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