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曹大爷的发家史
泣血染长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2 曹大爷的发家史,1960:南锣鼓巷街霸,泣血染长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爷子!您说您这么热的天了还出来干什么,腿脚还这么不方便!要我说在家吹吹空调,吃西西瓜舒服!”
“不行,闲不住,整天躲家里都臭了!”
“那您孩子呢?”
“出国的出国,搬到外地搬到外地,我也不愿意和他们住一块。”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意外地很聊得来。
曹双觉得眼前的小姑娘挺有意思,没啥心眼儿,就是有点唠叨,跟家里的阿姨一样。
“老爷子,您确定您家就在这附近?”
“好了,到了,前面那个大槐树那儿就是我家了!”
“您真住四合院?”
刘钰望着眼前的院子,有些微微惊讶,真的是个富老头?!!
仔细打量眼前的四合院,以前经常听人提起,但却是第一次进私人别院。
即便是以前单位那几位家境不错的本地同事,这样的四合院也是她们可望而不可即的。
能买得起这种院子的,身价至少也要九位数起步,甚至更多,这个群体普通人是很难接触的,一般不显露人前。
“您这院子可得有八百多平了吧?”
“没有八百平,七百来平吧。”
“进来坐吧!”
曹大爷拄着拐杖,率先进了院子。
刘钰紧随其后。
庭院很普通,没有四合院酒店的浓重商业气息,也没有名人故居的千篇一律,就是很普通的院子,与农村农户家的院子没有很大差别,一棵枣树,一棵榆钱。
枣树郁郁葱葱,笔直挺拔。
榆钱枝繁叶茂,如一朵大大的绿色蘑菇,造就了好大一片绿荫。
让刘钰想起小时候乡下外婆家的小院,她觉得如果在树下放一个竹床,夏天睡觉一定很舒服。
但这里是寸土寸金的西二环!
什刹海附近随便一栋小院子都是八位数起步,而这栋更是个七百多平两进的院子,保守估计要突破九位数,是普通人攒几十辈子都买不到的。
再看眼前的院子,顿时觉得平平无奇的老顽童曹大爷低调奢华有内涵!
“曹大爷,您这院子花多少钱买的?”
“不算太贵,这栋院子我买的早。”
“多早?零几年?九几年?”
“应该是八七年买的,还是八八年,记不太清,当时花了十来万不到二十万——”
“八几年?十几万?”
两人话还没说完,一位护理打扮的阿姨看见两人进门,赶紧走了过来,抱怨地说道:
“曹先生!您可回来了,急死我了,您跑哪儿去了?外面天这么热,不是说不让您出去吗?您身体......”
老爷子笑着摆摆手,“急什么?不碍事,我就是在胡同里转了转,没走远,这不是回来了嘛!”
“您不是知道我发现您不在都快急死了,胡同里刘先生,李阿姨家我都找了——”
护理阿姨依旧不依不饶,显然是急坏了。
“好啦好啦!不要再说啦,我就是去转转,这不没事儿嘛!好啦!我知道啦,下次一定先通知你,翠云啊!来客人了!赶紧先进屋子给客人倒杯水吧!”曹老爷子有些心虚,敷衍地说道。
名叫翠云的护理阿姨也不敢多说什么,见有客人,便赶紧进屋招待。
刘钰在网上看过明星早年白菜价买四合院的新闻,没曾想这次竟然见到真捡漏的了。
心想:这要是能播出去,肯定能多涨几百粉丝,一万点赞应该是有的。
“曹大爷,那您这真是捡了大漏!”
“捡漏算不上,十几万我不记得了,反正按当时的价格也不算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