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7章 史无前例的挑衅(第二更求月票),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寒武记,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07章 史无前例的挑衅(第二更求月票)

夏初见长方体飞行器的体积,相对于那小山一般的浮空炮台,实在是微不足道。

飞行器的体积小,动作也更加灵活。

那长方体飞行器突然一个鹞子翻身,猛地绕过一座浮空炮台,飞快下沉,躲到了一座浮空炮台下方。

轰!

那道蓝紫色光弧追击过来,激光武器的特点,就是走直线。

它根本无法和夏初见的骚操作一样绕过这座浮空炮台,直接打击它下方的物体。

于是那道蓝紫色光弧只能不偏不倚,劈在那浮空炮台上方!

光束由蓝紫变银白,如同太阳的光芒,被转换成了锋利的刃。

它以近乎光速的速度切割空气,也切割着浮空炮台。

激光束明显击中了目标,瞬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浮空炮台的能量罩一下子被洞穿,外面的护甲开始融化。

紧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从浮空炮台内部闪现,轰的一声,将浮空炮台炸成碎片。

躲在它下方的夏初见,却在那激光束切割这座浮空炮台的时候,就已经飞快地加速往前,躲过被那巨大的激光束笼罩的范围。

因为七禄给她的提示,让她知道,从靠近大气层的地方引来的激光束,光源由点及面,会逐渐变大。

等到了靠近地面的空域,激光束已经粗到一个令人恐怖的程度。

这么粗的激光束,能够切割的,原来不止一座浮空炮台!

刚才这一个区域内起码五百座浮空炮台,全部被来自大气层附近的激光束给切割摧毁!

夏初见仗着几乎达到极限的速度,才躲开了这一层“切割”。

她不由大喜。

这个效率,可以有!

这第二次“引光”的成功,让夏初见信心大增。

到了第三次,她已经驾轻就熟。

夏初见解除了七禄的自动驾驶,完全由自己操作。

因为这种对激光防御武器的挑衅,有时候需要有点“过份”的实操。

七禄的机械智能太过完美和高端,它永远都能恰到好处的闪躲和屏蔽。

夏初见就觉得,达不到“激怒”对方的目的。

很可能让对方中途放弃对她的追击。

这就不妥了。

而在她自己的操作下,她那架长方体形状的小型作战飞行器,对这所谓的全球激光防御系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挑衅。

她有一次甚至真的飞出了大气层!

而她发现,只要飞出大气层,那激光防御系统就放弃了,根本不再追击她!

果然她是能逃离的,可也只有她,或者再加几个人。

反正她的飞行器能装下就行。

星际飞艇就不行,太大,能源不够,速度不可能达到小型飞行器能够达到的速度。

所以她不能只带自己,或者几个亲信逃离,她还有一万多陆战兵指望着她。

夏初见再次从大气层外冲进云霄,引发了激光系统从两极再次迸发。

而在她一次又一次“引光”的过程中,海达贡人驾驭的浮空炮台也逐渐意识到危险,开始闪躲。

可它们闪的再快,也没有夏初见的飞行器速度快,更没有光的速度快!

而且浮空炮台本身也不是以速度著称的。

它的坚硬抗造和武力充沛,才是卖点。

这就意味着,夏初见这一招,直接打到它们的死穴上。

它们当然不甘心被夏初见这样摧毁,也曾经集中火力,只打夏初见驾驶的这架长方体飞行器。

可夏初见现在练的连激光束的追踪都能摆脱,那浮空炮台上的火控雷达,也不在话下。

到第二次的时候,海达贡控制的五千多座浮空炮台,全部被她引激光摧毁。

而这一切,也不过五分钟的时间。

平均每三十秒,就能靠激光束干掉五百座浮空炮台!

而那些海达贡高层,还没讨论出一个解决办法,自己这方最大的倚仗浮空炮台,就已经成建制被打没了。

夏初见那艘飞行器上上下下“招猫逗狗”似的骚操作,气得海达贡们恨不得原地自杀。

同时也让在后方大峡谷处紧张围观的陆战兵们,发出如雷般的欢呼声。

为了跟大家一起宣泄这劫后余生的狂喜和震撼,他们把公共通讯频道打开了,一起在公共频道里大喊夏初见的名字。

他们现在想不出任何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除了这个名字。

在他们心里,这个名字已经代表了最后的胜利,代表了全部的救赎,也代表了永恒的希望!

夏初见听见了,直觉有些吵。

可也舍不得关掉公共通讯频道。

因为她听得出来,越来越多的陆战兵,已经和第四星际舰队的那五百人一样,毫无保留的信任她,愿意听她指挥,为她冲锋陷阵!

夏初见举目望向前方,那曾经是密密麻麻布满整片天空,如同钢铁洪流一样的浮空炮台,全部清空了。

三角锥飞行器也不见了。

天空渐渐出现了鱼肚白,这一夜,已经快过去了。

对方好像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

夏初见也累了,正想回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摆烂后,守城郡守他无敌了

佚名

穿越:重生女主要报复我?坐等

佚名

修仙第一天,师父被鬼王踩死了

佚名

穿越后,我靠无限返还成天地之主

佚名

惊悬!我的灵魂会分裂

佚名

玄幻:我靠重瞳开天辟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