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童谣
岁月漫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童谣,全城瓜果叛变:我靠吃货金手指躺赢,岁月漫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季策贪,没心肝,妹妹钱庄他搅乱。抵押造假骗大钱,铺子私开坏宝通。”
楚云只教了他们这几句,多了怕他们记不住。
这童谣听起来有些拗口,有的地方甚至不押韵,她暂时也只能编成这样。
别看小乞丐们不认识字,但他们的唱功却很好,童音清脆嘹亮,仿若山间清泉,叮叮咚咚,毫无杂质,直透人的心灵深处。
为首的那个瘦高个儿小乞丐起了个调,“季策坏,心眼歪,妹妹银钱他来拐。虚构田产把钱骗,五万雪花落他怀。”
稚嫩的声音在街巷间穿梭,其余小乞丐们立马跟上,歌声此起彼伏。
他们一边唱,一边向前来上香的人乞讨。
立刻便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停下了脚步,听到传唱的童谣,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嘴里喃喃道:“这唱的是哪家的事儿?”
街市的另一边,一个身着绸缎的富家公子哥儿正摇着扇子闲逛,听到这童谣,他眉头一皱,拉住身旁的小厮问道:“这说的季策,莫不是尚书夫人的兄长?竟做出这等腌臜事?”
小厮也是一脸惊讶,附和着自家公子。
很快,童谣就像长了翅膀一般,从这条熙熙攘攘的街市传到半山腰的归云寺。
来上香的世家贵妇和千金小姐,以及她们身边的丫鬟婆子听到童谣声,都不禁驻足细听一会儿,揣摩一下其中暗藏的深意。
一锦衣华服的贵妇皱眉,“这市井童谣,说的难道是季家的宝通钱庄。”
她身边的婆子附和,“夫人,奴婢听着说的就是宝通钱庄。”
贵妇一惊,暗道:“坏了,老爷可是把大半身家都放在宝通钱庄,这钱要是被季策也霍霍了……”
贵妇这么一想,立马转身往山下走。
“夫人,你走反了。”婆子想叫住贵妇。
贵妇很着急,“咱们回去,不上香了,改日再来。”
“走,赶紧回去。”
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像这位贵妇这般,听到童谣后立即打道回府的人就有好几个。
楚云不知道放出童谣的第一天,就初见成效。
她正在倒座房里一遍遍数着银子。
只有45两,太少了。
其中还有8两没给春花。
她只有37两银子,能干啥呀?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一旦童谣传开,宝通钱庄的信任崩坍,势必会引发挤兑潮。
据楚云上辈子的记忆,季策为了扩大自家生意,将富户、商人和百姓存在宝通钱庄的现银,大量挪用到了季家的布行、米铺和首饰铺子的经营上。
所以,钱庄里日常储备的现银并不多,一般只维持在十万两这样极低的限额。
一旦有人手持银票到宝通钱庄去兑换银子,并且兑换金额超过了十万两的上限,钱庄掌柜肯定得向季策求助。
否则,钱庄要是拿不出足够的现银用以兑换,信用就会瞬间破产,会引发挤兑狂潮,最终只能走向倒闭。
宝通钱庄不是季策的,而是他妹妹季清月的,他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它倒闭。
为了保住钱庄,季策势必会立即从布行、米铺和首饰铺子抽调现银。
可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筹集大量现银,哪里是这几个铺子一时半会儿能凑不齐的。
季策为了不让季清月发现他挪用银钱,只能无奈降价抛售其他铺子里的货物来凑银子。
楚云想在这个时候大量接手季策低价抛售的货物,从中大赚一笔。
可是,她只有37两呀。
这点钱能干什么?
楚云急得抓耳挠腮,就在她想如何筹钱的时候,外面传来吵闹声。
“给我滚,你们敢进来试试?”
这是茵茵愤怒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