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千八百二十二章 度过饥荒,神秘让我强大,木恒,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完美解释了,什么叫”我打不过你,就将你拉近到和我一个档次”。
于是,他们又开始度过七天的时间。
这一次。
到了第六天的时候,自习室来了一位老师。
“同学们,这次我们考试……”
一阵考试之后,众人靠着背下来的题目,成功完成了三个任务。
这一次,规则游戏终于提示:“你们完成了三个任务,可以兹由退出该任务。”
“终于结束了。”七人叹口气道。
……
闻人升看到这里,不由地点点头。
“还行,至少是把任务给完结了。”
而在这个时候,小幻开口反对:
“不行不行,老爹你又开挂了。”
“我哪有开挂你不知道吗不关就是没开。”
“我不管,这一次你不能给他任何外挂,我这次要搞一个历史类的游戏,没有任何外挂的求生游戏。”
“那好,随便你。”
……
而在这时。
文生出现在一处都市世界中。
他看看周围,再看看自己。
很陌生的地方。
随后他来到一处旅店安顿自己。
他并没有带身份证,他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通过人脸识别去确认身份。
结果老板疑惑道:“奇怪,系统坏了吗说识别不到你,是不是你身份号输入错误”
“哦,可能是吧,我还有点事。”文生转身走了。
他心中在想:
奇怪,我在这里怎么没有身份证明
号码不会输入错误的。
“难道我不是这里的人”文生也感到疑惑。
他转身走了。
而老板则是悄悄拨通了电话。
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会不会是外边来的人
打了电话后,老板就没有将这事放心上。
文生随后摸摸身上的东西,一部手机。
他打开手机,接着看了看,里面还有点钱。
于是他用手机去买了一点东西吃了。
接着就来到一处商场里,思考自己这个事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
一号,二号,三号,正在大吃大喝。
他们已经被之前的游戏坑惨了。
吃不好,喝不好。
“打死我也不去那处地方了。”
“是啊,我可不想再进游戏了。”
“我也一样。”
三人都这样说着。
【恭喜你们完成了一次任务,兹由属性点加三。】
三人随后赶紧加到体质上。
随后发现自己年轻到23岁的模样。
“真香。”
“下次还去。”
“我也一样。”
……
而下一刻。
一号、二号、三号,文生发现自己又出现在了一处新的地方。
他们四下看去,顿时心中一凉。
他们出现在野外,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枯黄一片。
野草都被扒了,少数的树皮,也被扒了,地上有着巨大的干涸裂纹。
太阳炙热。
附近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漆黑。
【规则游戏《度过饥荒》。】
【这里是一个封建王朝,陷入了普遍饥荒。】
【你需要在这里活过一辈子,在这里的死亡,就是真实死亡。】
“现在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没有任务和规则限制了,坏消息就是限制我们的是大自然和时代。”一号皱眉道。
“好家伙,要活过古代饥荒,这个难度可是很高的。”二号也说道。
文生看看自己的外挂,发现外挂也没有了。
他并不紧张,毕竟他一直都是靠自己的头脑。
“面对饥荒,我们得想办法活下来。”
“想活下来,需要有水有粮还有安全之地。”
“我们几个人首先得想一下,古代饥荒之中,人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四人面面相觑。
他们可没有这个经验。
文生则是说了说:“我看过一些。”
“饥荒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逃亡,逃到没有饥荒,有水的地方去。”
“饥荒往往是伴随着干旱,有水,就不会有干旱,有水的地方,至少水里有吃的,还有草和野菜生长。”
“再就是要有组织,抱团的人才能活下来,单独行走的,往往被杀了做干粮。”
一号点头道:“那我们去找个地方逃荒吧。”
“嗯,让我看看地形。”
很快他们来到附近一处稍高的地方,向下看去。
“看,南边有一座小镇。”
他们仔细一看,那里的确有一个镇子。
“野外是没有食物了,先去镇子上看看,一边走,一边找点工具,制作武器和铠甲。”
于是四人边走,边制作武器甲胄。
……
四人要去的地方,名叫青云镇。
这里本来是一个鱼米之乡。
然而连续三年的大旱,摧毁了它。
今年初秋阳光本应带来丰收的喜悦,但青云镇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连年干旱让稻田彻底干涸龟裂。
庄稼枯萎,颗粒无收。
前两年,靠着河水还有一些收成。
田主还给些宽限。
正常田主只要看到佃农,还能还上,不会逼迫的太死。
因为佃农往往也有宗族——没有宗族庇护的,早就提前挂了,是没法传宗接代的。
除非是到了王朝末年和大灾之年,否则宗族是能发挥出一定庇护作用的。
至少不能将人逼得太死。
而现在,却是大灾。
原本应是金黄一片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的褐色。
河里的水位早就降到了历年最低,船只搁浅在河床上,渔民们只能无奈地望着干涸的河道叹息。
想要引水,却无水可引,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农业时代,是非常脆弱的。
弱就弱在交通不利,赈济也赶不上。
小镇的几处常平仓——朝廷设置的救灾粮仓,早就空空如也。
里面的粮食,早被当地官吏给倒卖光了。
这简直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明明是好措施,平时多收一点,歉收时,拿出来临时赈济,直到朝廷的救济到达。
然而事实就是平时收得多,该拿出来的时候,却什么也没有。
市场上再也看不到白.花.花的大米和金黄的小麦,取而代之的是高价的杂粮。
就这,一升杂粮都要数百个大钱。
这已经不是人能买起的了。
关键是粮店里也没有了粮食。
饥饿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无论是富户还是贫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大户一开始还放了点粮出来。
然而看到大灾持续,就不敢放了。
相反一家家都向县城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