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也配不上辛弃疾!
何以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也配不上辛弃疾!,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何以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
是敌人太过强大。
朕还能在金人手中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已经足够厉害了好么。
而同一时间的北方。
营帐中。
“父亲,您看到了吗?就算是刘禅,都比赵构好!随便牵条狗放在那个位置,您都能封狼居胥了!可那赵构!”岳云握紧拳,眼中满是不甘心。
他不甘心被那狗皇帝杀掉。
也不甘心父亲如此,也被那狗皇帝弄死。
还有那秦桧!
简直该死,该杀!
“父亲,咱们反了吧!咱们再立新君!那个什么宋孝宗,不是个中兴之君吗?咱们辅佐宋孝宗!那完颜构,不值得咱们卖命!”岳云再次开口道。
“放肆!”
岳飞脸色铁青。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如此直呼圣上名讳?
还说什么完颜构?
这简直是大不敬!
“父亲,您就让孩儿放肆一回!”
岳云沉声道:“咱们要为天下百姓负责,要为黄河两岸,长江两岸的汉家儿郎负责!而不是对他一个狗皇帝,昏君,庸君负责!他不配!”
岳云说的很有道理……
这一刻,饶是岳飞,也有些动摇了。
自己到底忠的是君?还是这天下的百姓?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天下的百姓,为了扭转这乱世,为了重新制定秩序,所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而自己……
为了天下的百姓,就算不兵变,不黄袍加身,那也应该扶持一个明君,一个圣君!
而不是让这昏君,庸君霍乱天下?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就在秦镇说完这道题之后,经过诸天问答判定,很快就通过了。
同一时间,就在他的回答通过了之后,面前的屏幕之上,也跟着浮现出新的题目……
就见,一行行文字凝聚显现……
【诸天问答第二期·第六题,请听题……】
【两宋之中,请说出十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请说出十个评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ps:请列举他们的代表事迹,及后世评价!】
“嗯?”
秦镇微微扬起眉,好家伙……
是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以及是个评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666……
他直呼六!
这特么的算一题?
这至少是两题的工作量啊。
秦镇深吸口气……
好在,在前一个月,他不仅想着跨时空贸易,还想着这一期的题目……
在他看来,这大概率就是宋朝了!
当然,以防万一,他对元朝也去了解了一番……
而这一题的十个文臣……
的确有点难度。
但他也的确在一些软件上,看到过相应的评分与评价,其实就像是之前的宋朝皇帝一样!
既如此……
那就可以直接开始了!
“先从十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开始吧……”
“排名第一:文天祥,评分:10.0!”
“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文学家,民族英雄!”
“宋理宗时期,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德祐元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后来被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
“1277年,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1278年,祥兴元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
“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而文天祥的主要代表作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在被俘虏之后,被押解途中写下的诗,可谓千古名篇,传世经典!充满了苦难与无奈,让人唏嘘感叹。”
“其次……”
《正气歌》·节选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当然,这不是全文,只是节选,全文有点长,就不一一细说了!”
“文天祥一生做了一千多首诗,真正做到了忠君爱国。”
“其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激励了无数后人!”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已经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代表。”
“后世评价:”
“丞相忠魂可千古!”
“文人真正的气节。”
“先生忠肝烈骨,慷慨赴死,诗词流传百世,后人不得不敬之!”
“先生,是宋朝配不上你!”
此时,伴随着秦镇的讲述……
无数人都怔怔的听着……
继而,倒吸口凉气……
之前,无数人其实已经听到过文天祥的名,但始终不知道文天祥到底干了什么。
也不清楚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现在……
……
东汉末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嘶,如此人物,千古流传也!”刘备倒吸口凉气,继而神色复杂。
宋庭如此软弱,怎么还蹦出个如此刚毅烈骨的文人来?
文人,不都是那些没有骨头的家伙么?
这文天祥……
“可惜了,如此人才,竟不能为我刘备所用!实在是可惜!”刘备感慨。
千古气结啊!
光是这一首诗,这一句,就已经足够让人把这文天祥捧上神坛了。
10分拉满,不得不说,这文天祥,值得!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10分?这文天祥,竟然有10分?这是直接拉满了?不错,不错!如此人才,可惜了,可惜了啊!”李世民很是感慨。
十分啊!
这就是满分了。
光是听到那一句诗,李世民都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真不知道,朕的大唐,可否出现过此等惊才绝艳的任务?
……
同一时间,大唐玄宗时空。
“太白兄,此人,当真千古!”孟浩然一脸震惊。
绝了!
这诗,简直绝了!
不是孟浩然做不出好诗来,而是,这诗,已经顶死了!
妥妥的天花板存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诗,好诗!”李白品味着这一句,眼中异彩连连。
可好诗的背后,他又感觉有些悲凉与无奈。
如此人物,最后竟落得那般下场?
人家是爱国诗人。
而他呢?
又算什么?
洒脱诗人吗?还是浪漫诗人?亦或者,只算个郁郁不得志,只知道满腹牢骚的穷书生?
呵……
李白苦涩一笑,又低头饮了一口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一旁的孟浩然眼睛一亮,赶忙吩咐旁边的人:“快,快记下来!”
李白无语,却也不管他们,只是自顾自的饮酒,自顾自的看着苍穹……
……
同一时间,南宋末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低喃着,有些愕然。
他现在,自然还没有做出这首诗来。
只是,听着自己未来的诗句,从别人口中说出,只觉得心头不是滋味。
如果有的选,他其实不想死。
他更想让大宋重新收复中原,重新定鼎天下!
可惜,无力回天!
好在,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造船。
只要时间来得及,先离开中原,在图谋回来……
这或许会很对不起中原的百姓。
但,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就算是死,也不可能投降!
他只是也没想到,后世之人,竟对他如此推崇?
10分啊!
这可是十分!
这沉甸甸的十分,直让他心中有压力。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接下来……”
“排名第二:辛弃疾,评分:9.9!”
“辛弃疾,南宋的官员,将领,文学家。”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期,参加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
“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朝廷采纳。”
“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于他主张北伐,与当朝的主和派不合,屡遭弹劾,最终心灰意冷退隐山林。”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试图启用辛弃疾,但已经看透南宋朝廷的糜烂,辛弃疾数次推辞。”
“1207年,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他临死前,口中还大喊着:‘杀贼!杀贼!’”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旧山河为志向,可惜,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他文武双全!”
“文能斗酒诗百篇。”
“武能上马定乾坤。”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统一江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决然的集结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起义军。”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之时,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辛弃疾听闻,大怒,带领着五十人驰赴金营。”
“当时,张国安正在与金将饮酒,辛弃疾出其不意,突袭金营,抓捕张安国!”
“而面对五万金军的包围,辛弃疾也毫无惧色,手持长刀,身披铁甲,杀出敌营,摆脱追敌,急驰而归,又将张安国带到临安,后,张安国被斩首!”
“当时,朝野震动,就连赵构,也一连三叹,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以上,就是武功方面,说实话,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而在文方面……”
“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将满腔的情怀,和对国家的兴亡,全部寄托于诗词之中!”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其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再后……”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节选。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后世评价:”
“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为什么喜欢辛弃疾?因为他六十八岁的时候,依旧在坚持做十八岁想做的事情,所以,永远觉得他是少年,是我们最爱的少年模样!不管是十八岁,还是二十八岁,亦或者六十八岁,他都是民族的脊梁!”
“他是名将,是诗人,也是文学家,真正的文武双全,真正的全才!”
“曾有弃疾似去病,奈何宋皇非武帝!”
“五十人进五万人的军营,活捉叛贼首领,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如此天降猛人,可惜,可惜……”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更配不上辛弃疾!”
“辛稼轩千古!”
“文臣名人不足以描绘他万一,他应该是当世名将,当世猛将!可惜,朝廷腐败,竟然一位当世猛将,以诗人的身份享誉后世,不得不说,简直是讽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