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两地分居的赵大爷,正阳街,张子旭,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里刮了一夜的大风,清早起来,院子里满是落叶。
踩着落叶上厕所的刘阿姨感叹,这小平房,到底没有楼房住着干净啊。
从厕所出来,她便拿了把扫帚扫院子里的落叶,只扫了几下了,腰就开始疼了,往年都是春燕早起一会儿扫落叶的,院子也是她下班后收拾,自己有好长时间没摸过扫帚了。
她用扫帚拄着地,左手扶着扫帚,右手锤着腰,嘴里骂了句:“怎么就这么娇贵起来?真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张远上班去了,临走的时候煮好了早饭,看着她吃下去才放下心。还告诉她自己晚上要加班,不回来了,嘱咐她记得吃东西。
张晓一大早儿出去了,什么话也没说,不知道去干嘛了。两个儿子显然都没有扫院子的习惯。
她自己就这么扫几下,歇一会儿,扫几下,歇一会儿地,扫完院子,天已近中午了,她两只手扶着腰,叹了口气。
这要搁几年前,扫个院子也就是顺手儿就干了的事儿,哪里用累得腰酸背痛的?倒像是刚刚两万五千里长征回来一样。
看来,人不服老是不行啊!
她这里正锤着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的叹着气,忽听门外有人喊她:“老刘在家吗?他刘阿姨!”
刘阿姨打开院门,见钱奶奶和几个老邻居站在门外,见她开了门,钱奶奶说:“老刘啊,他赵大爷今天要走了,我们去送送他吧。”
“老赵去哪儿啊?”刘阿姨这些日子都在忙张晓离婚的事儿了,没注意这些街坊邻居的事情。
“他家签完字了,两个儿子来接他们去养老了。”钱奶奶说。
刘阿姨便出了门,只顺手把门拉上,一面又问:“他们是去老大家,还是去老二家。”
钱奶奶苦笑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去了你就知道了,这人老了,到哪儿都讨人嫌啊。老赵年轻的时候,是多体面的一个人啊,没想到,老了老了,也受这份儿难为。”
赵大爷家住得并不远,几个人说话间就到了他家门口儿。
赵大爷的大儿子刚好走出来,手里拎个行李箱,见了几个人,知道这群老街坊是来和父母道别的,忙让几个人进屋里坐。
他媳妇儿听见说话声音,也迎了出来,和众人打招呼。
“这赵家老大的媳妇儿人还不错嘛,”刘阿姨和钱奶奶咬耳朵:“懂事儿,说话也和气,看样子,脾气也好。”
“她跟外人怎么都好,就是不待见老赵。”钱奶奶也小声说着。
几个人先后进了屋子,见赵大爷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他老伴儿则走来走去地收拾东西。
赵大爷一见几个人,知道是来和他告别的,不禁眼圈儿先红了,强笑着起身招呼大家坐下。又要去给倒水喝:“你们尝尝我大儿子新给我买的好茶。”
又喊老伴儿:“我说你,先别忙活了,大家伙儿都来了,过来说说话儿。”
赵大妈从里屋拿了两瓶药走出来:“这两瓶药也想着带上,大一点的瓶子里是降压药,小一点的是胃药。”
“我说你就歇会儿吧,忙这些干啥?”赵大爷一边说一边接过药:“忙一大早晨了,也没正经坐下和我说两句话儿。”
“爸跟我们走您还有什么不放心?”大儿媳妇儿有些不愿意了:“我们还能短了他的药吃?您放心,我们可不是那没有良心的人。”
“虽然说我生孩子的时候,爸仗着自己年轻,求不着我们,用不着我们,说什么也不让您去给我们带孩子。”
“可我们不能计较这些是吧?该养老人还是要养老人的。这不是兄弟两个一商量好了,我们养爸,老二养妈,我们就赶紧来接爸了吗”
听到这个话,众人仿佛明白了什么。
刘阿姨忍不住问:“老两口子不在一起啊?”
“呦……”老大媳妇儿冷笑一声:“看您这话说的,我那小家小业的,能住下两个人?再说,这不是还有老二呢吗?总不能好人都让我一个人做了,人家也得有尽孝心的机会不是?”
老大媳妇儿说完,便拿了赵大爷的一包衣服出去了,边走边说:“就这个连车都进不来的窄巴胡同,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往车上装个东西还要跑到街口儿去,换做我,早搬家了。”
“她生孩子那会儿不是正赶上你腰间盘突出疼的厉害那会儿吗?”钱奶奶见大儿媳妇儿出去了,问赵大妈。
赵大妈叹息着:“谁说不是呢?那会儿腰疼的正厉害,按摩、针灸、贴膏药,怎么都不管用,疼得站都站不起来。”
“老赵只要听说哪儿有治这病有效的地方,也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诊所,立马儿就带我去看病。”
“那几年三天两头儿的跑医院,实在是没那个精力给她带孩子,这不是就结下仇了吗?记恨上我们了。”
“也别这么想,孩子还是好孩子,”吴大爷忙出生安慰:“他们也有他们的实际困难,这不是还愿意养你们老呢吗?总比谁都不管要强的多吧?”
“说实话,老了,没用了,不然,我倒愿意他们不管我,我拿了拆迁款,分套房子和老伴儿两个人也活得挺好。”赵大爷赌气地说:“谁离了谁都能活!”
赵大妈抹了把眼泪,说:“要怪,就怪我们没本事,挣不来大钱吧。大儿媳妇儿做月子的时候,她妈说过,我要是不能伺候月子,就掏钱给她闺女请月嫂。”
“当时一个是因为看病,一个是老二那年结婚,手里就没啥钱了。这不是就落下话把儿了吗?动不动就拿这个说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