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章 形势,系统之校长来了,修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丰城二高,李文峰也赶在这开学前一天,又召开了一次全校领导、干部大会。

“如今我们二高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校长 李文峰这一句开场白之后,整个会议室便一片沉默。

所有的二高领导、干部都在心里想:二高的形势哪里是不容乐观,而是形势相当危急!

见没有人愿意主动发言,李文峰只好叹口气接着道:“今年丰城各个高中的整体招生情况,一个星期前的会议中大家都了解过了。”

“桃园高中部录取分数线超过我们学校30分,抢走了最顶尖的一两千名优秀生源。而我们二高在研究当前形势之后,决定转变发展路线,主动退居二线高考学校,并且扩大招生。也因此,下面乌雀和马坊这两个乡镇高中都被迫关门,正式下牌倒闭。”

说到这里,李文峰实在是感慨,又见下面的各位领导都有些兔死狐悲之意,便不由停下来又叹了口气。

连喝了几口茶,他才继续道:“大家也不必太过情绪低沉,国家在发展,民族在进步,优胜劣汰,即使是教育事业也是如此。当年我们二高崛起,一高能够顺利转型,延续到现在,那么而我们二高同样可以延续更久!”

“桃园学校说到底是个私立学校,与我们公立学校不同,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只要大家做好现阶段的转型工作,让学校顺利转型,等将来某一天风云再际会之时,我们二高未必不能重回高考霸主之位!”

李文峰作为二高这所曾经的高考霸主的校长,不像一高、三高校长那么平庸,还是相当有本事的。即使面对桃园学校的步步紧逼,也并没有举止失措,更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选择蛰伏,静待能够崛起的时机。

听到李文峰这番悲壮激昂的话语。下面的二高领导们终于纷纷提起神,慢慢振奋起来。

说实话,这个高考过后的暑假,对二高这些曾经处于丰城乃至义阳中学教育顶端的领导们来讲。简直如同噩梦。

桃园高中部108考生创造高考奇迹,一举拿下省文、理状元只是噩梦的开始。

在二高的市级状元美梦破灭之后,大学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下达时,二高的水木、燕京梦再次破灭——如果按照以往的分数线来作比对,二高今年上水木大学、燕京大学两所顶级学府的学生可能超过十个。创造二高高考历史新纪录。

可是,就因为桃园高中部108个学生中妖孽太多,一下子被水木、燕京录取22名学生,硬生生抢走了二高的几个名额,让二高今年被水木、燕京实际录取的名额只有5个,破了十年来的最低记录。

这是二高在这场高考战役中败给桃园高中部的明证,也是洗刷不掉的耻辱。

丰城这样一个小县城,一举出了27个水木、燕京的学生,倒是被各种媒体报道了好多遍,可二高在其中却只是绿叶。甚至反衬的角色,桃园高中部才是真正的焦点。

这更让二高的领导们心中如同针扎,羞愤难当。

顶级学府名额被抢占还不算完,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到桃园高中部将取二高而代之,而恰好今年桃园高中部又开始大规模招生,急需有资质有经验的优秀高中教师。于是,二高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心思就活动开了。

按理来说,二高的教师待遇即使在整个义阳公立学校中都是顶级的,这也是以往二高多位教师被义阳高中,乃至外市、外省高中挖走后。慢慢演变的结果。

可是跟桃园高中部老师的待遇一比起来,二高却什么也算不上。

工资,人家是你的两倍;福利,你给有资历的老教师配房。可有资历有能力的老教师去了桃园,直接就能在新建的大学村有一栋相当不错的商品房;即使是年轻些的教师,只要有能力,拿到房子同样不成问题。

人家有桃园大学村做后盾,不差房啊。

你要说大学村的房屋没有丰城县城的好,那可不一定。如今丰城是个有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桃园集团这个超级大土豪,要大力发展桃园,不少人都抢着买那里的房子,以待将来升值。这不,听说校长李文峰都私自买了一套呢。

工资、待遇一相比较,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二高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集体转去了桃园高中部。这还只是一学期,以后估计会更多。

正是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二高的不少领导们心神不振,让李文峰被迫带领二高转变发展路线,进行蛰伏。

2019年高考一役,丰城6所高中一下子变成4所,丰城周遭五县高考霸主之位易主,不仅让整个义阳中学教育界震惊,就连义阳大学的高层领导,都暗自警惕起来。

按理来说,底下中学再怎么变革,也跟义阳大学扯不上太大关系。毕竟,大学和中学完全就是两个层面的教育机构。可义阳大学的常务校长吴长岭在深入了解桃园学校的崛起过程之后,却不这么认为。

“2015年春,刘猛被桃园集团选做代理人,接收桃园村小,改名桃园学校。2015年秋,他建立了桃园初中部。等到2016年秋,他就建立了高中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俗世地仙

短刃

这个反派异常慎重

爱吃包包

妖女乱国

樊笼也自然

开局无敌的我怎么办

一女神经

举国随我攻入异世界

繁花落是炊烟

一代洗马太子妃

味曾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