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gug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举鼎,九曜书,Citagugu,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羽儿,这鼎举得再高,也不过是死物。”项梁的声音低沉稳重,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锋芒,“能举起它,说明你力气不小;但若不知何时该放手,这力气就成了负担。”
项羽转过头,额上的汗水还未完全散去,整个人却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微微扬起下巴,目光中带着几分倔强和不屑:“叔父,我只知道,力量是活的,是用来征服的。这鼎,我举得起,也放得下。”
项梁微微一笑,笑意里透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冷意:“你的力气没错,但征服靠的从来不只是蛮力。真正的征服者,靠的还有头脑。羽儿,记住,这鼎再重,也比不上人的心难掌控。”
项羽的目光微微一滞,片刻后,他收敛了几分张扬的气息,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他知道项梁的话不无道理,却不愿轻易示弱,只是低声回了一句:“我会记住的。”
项梁看着他的神情,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他继续说教,拍了拍项羽的肩膀:“记住就好。力气是好东西,但别让它成了你唯一的依靠。今天的鼎,你举起来了,我很高兴;但你未来要举起的,是这天下。”
项羽听到这句话,心中微微一震。他看着项梁的脸,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期许和隐隐的压力。
那一刻,他的内心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情感——那是得到认可的感动,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模糊憧憬。
项羽举起那沉重的青铜鼎,仿佛举起了他十几年来日复一日锻炼的成果。那不仅是少年时期每日挥洒的汗水,更是他内心深处执念的结晶。项羽并非天生神力,这力量源于他心中的怨与愿——为家族雪耻,为爷爷复仇,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寻得验证。
项家的血脉仿佛带着一种使命。每一代人的婚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优质的体魄与健康的基因,是家族延续的基础。这种文化从出生便深深烙在项羽身上。他必须强壮,必须卓越,因为项家需要这样的子孙。他的血肉似乎早已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整个家族的期盼。
项羽扛着这些期盼,日复一日锤炼自己的体魄。每天挥动的长枪,每次握紧拳头时青筋暴起的双手,都在告诉他——他必须强,必须让项梁看到他作为“项家之子”的价值。
而项梁呢?他站在一旁,目光锐利而冷漠,看着项羽在众人面前举起大鼎。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那并非父亲对儿子的欣慰,而是对一件趁手工具的评价。
“项羽的力气果然不凡,”项梁在心中盘算着,“可力气再大,也是个工具。我要让他记住,他的力量来源于项家,属于项家。他可以是天生神力,但必须是项梁的神力。”
项梁从未承认过项羽是他的儿子。他强迫项羽称他为“叔父”,不是因为避讳,而是因为控制。他需要项羽明白,自己只是项梁的延伸,只是一颗可以被操控的棋子,而非独立的个体。
项羽举鼎,是想强调自己的存在;
项梁冷眼旁观,出口只有说教,是想敲打他的自尊自信。
两人看似是在舞台上表演亲情的呵护,实际上却是在演绎一场压迫的荒诞剧。
鼎的重量固然沉重,但更重的是项羽那颗渴望认同的心。他举鼎时的炽热与兴奋,在项梁冷漠的注视下被浇灭了大半。项梁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便足以让项羽意识到:他所有的努力,只是家族期望的实现,只是为了在项梁的棋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这就是项羽的悲哀,他拥有强大的力量,却始终无法撼动项梁的权威;他渴望成为“项羽”,却注定只是“项梁的羽”。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注定了项羽的一生会被纠缠在力量与身份的矛盾中。
项梁心里也明白,项羽的力量是罕见的天赋,但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成为反噬项家的隐患。他一边赞叹项羽的神力,一边在心中冷笑:“这股神力,终究要为我所用。”
这场略显滑稽的举鼎之举,实则是项羽与项梁权力较量的开端,也是项羽悲剧命运的一次隐秘注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