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gug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九曜书,Citagugu,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完成对汉军的初步筛选与整合后,韩信将目光投向了至关重要的战略行动 —— 进军关中。彼时,项羽分封诸侯,将刘邦封于偏远的汉中,意图困其于此。为了阻止刘邦东进,项羽还在关中安排了章邯等三位秦朝降将,史称 “三秦”,严密防范刘邦的动向。
韩信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奇谋。他先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前往褒斜道,佯装开始修复被刘邦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栈道依山而建,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修复工作极为艰难。士兵们每日在山间忙碌,搬运巨石、砍伐木材,叮叮当当的劳作声响彻山谷。为了营造出大规模施工的假象,韩信特意安排了旌旗招展,让远远观望的敌军能清晰看到汉军修复栈道的场景。
消息很快传到了 “三秦” 将领章邯耳中。章邯听闻汉军在修复栈道,不禁冷笑一声,心中暗自思忖:“这栈道修复谈何容易,刘邦此举,不过是自不量力。当年他们烧毁栈道,如今又想修复,没个一年半载,根本无法完工。” 他一边想着,一边加强了对褒斜道的监视,以防汉军趁机突袭。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是韩信的障眼法。
在明修栈道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同时,韩信亲率汉军主力,悄悄向西北方向进发,目标直指陈仓。陈仓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险要,是进出关中的重要通道。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韩信挑选了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大军沿着崎岖的小路前行。行军途中,道路崎岖难行,士兵们需穿越茂密的山林,攀爬陡峭的山坡,不少人脚底磨出了血泡,却依旧咬牙坚持。夜晚,为了避免暴露行踪,大军不敢生火,士兵们只能在寒风中忍饥挨饿,相互依偎取暖。
经过数日艰苦的行军,汉军主力终于抵达陈仓附近。此时,驻守陈仓的秦军还沉浸在对汉军修复栈道的监视中,对汉军主力的到来毫无察觉。韩信抓住时机,迅速下令对陈仓发起突袭。一时间,汉军如猛虎下山,喊杀声震天。秦军仓促应战,阵脚大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陈仓城很快便被汉军攻破,汉军顺势长驱直入,迅速向关中腹地推进。
章邯得知陈仓失陷的消息后,大惊失色,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韩信的计谋。他急忙调集兵力,企图挽回败局,然而为时已晚。汉军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多座城池,关中各地纷纷望风归降。短短数月之间,刘邦便在韩信的辅佐下,成功占据关中大片土地,为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奇谋,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被后世广为传颂。
当时刘邦被项羽分封到汉中,处于相对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计策完全出乎项羽和 “三秦” 诸侯的意料,使刘邦集团迅速从被压制的态势中摆脱出来,出其不意地进入关中,为日后的楚汉相争赢得了战略主动权,改变了整个楚汉战争的战略格局,为刘邦逐鹿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仓是关中的战略要地,韩信此计成功夺取陈仓,进而占领关中大片土地。关中有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口,为刘邦提供了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成为刘邦与项羽长期对抗的坚实后方和战略支撑点,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 作为虚招,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让章邯等将领误以为汉军会从栈道出兵,将防御重点都放在了栈道方向。而 “暗渡陈仓” 作为实招,汉军主力秘密绕到陈仓发动突袭,这种虚实结合的战术运用,使敌军完全被误导,防线出现巨大漏洞,汉军得以轻松突破,取得战术上的重大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