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乌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文书,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狂野乌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底,裕瑞突接战报:岑毓英所部于中江战败,岑毓英本人不知所踪。
岑部兵力三倍于西贼,且粮饷物资丰足。岑毓英素通兵法,往昔颇有战功,缘何竟连一日都坚持不住,一战即溃?
裕瑞满心惊疑,即刻增派探马核实消息。又过数日,到八月七日,消息确凿无疑。
并非清军探马突然得力,而是大量清军败兵被西贼遣返成都,此时已至成都城外。
“他们在何处?有多少人?”
这日午后,成都府衙内,裕瑞怒不可遏,向前来禀报的一名牛录章京发问。
“在北城墙大安门外,约两三千人。”
那牛录章京小心翼翼应答。
裕瑞下令道:“放他们进城,单独关押于一营,仔细甄别。”
“大人……” 那牛录章京欲言又止,神色犹豫。
裕瑞催促道:“都这时候了,有话快说!”
“西贼大军尾随那些败兵而来。”
裕瑞听闻此言,大惊失色,顾不得斥责那牛录章京。
急忙唤来几个亲兵,匆匆步出府衙,翻身上马,朝北面的大安门疾驰而去。
不多时,裕瑞等人登上大安门城墙。举目一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但见城门外,已聚集了三四千清军败兵。
众多伤员,有的躺于担架之上,由同伴抬至城下;有的相互搀扶,正朝着城墙上呼喊。
视线所及之处,仍有三三两两的败兵,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伙,抬着担架,彼此扶持着朝成都城赶来。
遥遥约五六里处,一队队军容严整的西贼,正在安营扎寨。还有被放出的溃兵,排成一条蜿蜒的长线,从西贼的营寨走出,朝着大安门走来。
城墙上站满了闻讯赶来的成都平民,正与城下的败兵大声交谈。呼儿唤爷之声、哭喊声、叫嚷声交织一片。
裕瑞只觉眼前一阵发黑,下意识伸手扶住城墙。喘息片刻,他才咬牙切齿地问道:“谁准许百姓上城的?”
身旁站立的一位名叫穆熙的副都统,听闻此言,脸色瞬间煞白。
满清的成都将军官衔为从一品,帐下设有两名正二品副都统、六名从三品协领。此外,还有正四品至正六品的牛录章京、防御、骁骑校,人数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除这些正式军职外,还有品级为七到九品、人数不定的笔帖式,负责将军衙门内繁多的文字事务,诸如文书往来、档案记录与整理、公文收发等。
今日恰是这位穆熙副都统负责大安门的城墙巡视。
起初,他只见城外二三十名败兵,便收受了这些败兵的贿赂,为城内的败兵家属传递消息。
岂料,城中百姓听闻消息后纷至沓来,城外的败兵伤兵也越聚越多,直至西贼大军现身,局面彻底失控。
裕瑞见穆熙这般神情,心中已然明白,暗自叹息。八旗军纪松弛已久,发生此类事情并不意外。事已至此,即便他将穆熙斩杀,亦是于事无补。
况且,穆熙的亲妹妹嫁给旗主做了小妾,正备受宠爱,穆熙的副都统之位正是旗主大人亲自安排的。此刻杀他易如反掌,可日后他妹妹在枕边吹风,自己哪有好日子过?
无奈之下,裕瑞只得佯装未见,正欲吩咐兵丁将百姓驱赶下城。
忽闻城墙上传来兵丁与百姓的一阵惊呼,裕瑞急忙抬头,朝城外望去。只见远处西贼的军阵中,涌出数十骑骑兵,朝着大安门缓缓而来。
这些贼兵行军速度并不快,沿途还与败兵打招呼,一路蜿蜒行至大安门外。
“我们大王不忍心……,给你们五日时间.....。五日之内,我军绝不攻城。” 一名贼兵扯着嗓子,朝着城墙上呼喊。因夏日风大,城墙上的人听得断断续续,不甚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