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积谗磨骨朱由检,家兄朱由校,北城二千,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岁说,午时过后让殿下准备去山中狩猎。”
王承恩毕恭毕敬的对朱由检转达朱由校的话,而朱由检闻言点累了点头。
“奴婢去准备早膳了……”
见朱由检点头,王承恩回礼之后便退出了殿内。
过了几个呼吸,杨如是把朱由检的头发扎好,随后戴上金冠,插上了金簪。
朱由检起身平举双手,而杨如是和杨媛爱两人则是拿出准备好的衣服,一件件的为朱由检穿上。
今日杨媛爱选了一套曳撒,而游猎的甲胄也早早准备在寝宫的木架上了,等午时出门前再穿上。
“殿下,都弄好了,奴婢去给您传膳。”
弄完一切,杨媛爱退后一步,而朱由检起身转了转圈,杨媛爱和杨如是一直盯着朱由检,而朱由检的关注点都在衣服上。
绯色的曳撒穿起来还不错,尺寸也是按照朱由检的裁衣尺手工一针一线缝制的,穿起来很贴身。
“还行,你们都去吧,我处理一下奏疏。”
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朱由检便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出去,而他则走向了屏风背后的书桌。
那一百五十七份奏疏,顶多也就耽搁他一个半时辰罢了。
坐下后,他驾轻熟路的开始处理奏疏,而中间王承恩端上来了早膳的一碗米线和三个煎炸过的荷包蛋。
朱由检边吃边处理奏疏,或许是由于昨夜休息的不错,他只花费了一个时辰两刻钟的时间就处理完了所有奏疏,比预计快了两刻钟。
“殿下、万岁已经在等您了……”
“知道了,着甲吧,”
王承恩在朱由检放下最后一本奏疏的时候站在寝宫门口作揖,而朱由检也对其回应。
见朱由检这么说,王承恩便带着四名宫女走进殿内,而朱由检也起身平举双手,任由宫女们为他着甲。
看着甲胄的一个个部位被锁死绑好,朱由检也感叹着说道:
“这甲胄差不多四年没穿了,许久不穿,倒是感觉轻了许多。”
“殿下长高了不少,这甲胄奴婢让人特意增了甲片,重量比之前要重,应该是殿下力气又大了的缘故。”王承恩一边为朱由检着甲,一边笑着解释。
没有棉甲和锁子甲,仅仅身上这件罩甲,朱由检没有感觉到多少安全感,或许是因为击发枪研制成功的缘故。
摸着身上的那鱼鳞甲片,朱由检有些不舍:
“我当年便是穿着它横扫山东河南的白莲教叛军,穿着它打的建虏,穿着它打的两次扫北之战。”
“也不知道日后还能穿它几次……”
“只要殿下想穿,随时都可以啊……”王承恩听不懂朱由检话里的意思,而朱由检笑了笑没有解释。
后装击发枪一旦装备,登陆历史舞台,那不管是什么甲胄都挡不住它,矛盾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任何甲胄能防御火枪,那甲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当然,那是对于敌人来说,对于明军来说,甲胄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但不能一下子退出,而是要慢慢退出。
明军需要面对的地形很复杂,面对复杂地形的军队,还是需要穿戴一定甲胄的。
第四版蒸汽机已经出现,明军也可以大规模装备轻型的胸甲了。
在面对巷战的时候,尽管明军火力强大,但穿胸甲和没穿是两个概念。
朱由检从戚继光的兵书里学到的,首要就是保护士卒的生命安全。
一个胸甲对于大明来说、对于朱由检来说,也就是内廷一顿饭的价格,但对于士兵来说,它是避免他们在这个时代短兵相接时候的第二条生命。
断手断腿没事,只要人活下来,朝廷会给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这点不用担心。
可如果人死了,那朱由检节省再多也没有用。
上战场的士兵都是百姓的孩子,他们也有爹娘、也有妻女,与朱由检本质没有区别。
用农村孩子的性命来保证国家的强大,这本身就很不公平,如果他连一点最基本的仁爱之心都没有,那便白白浪费了他前世的记忆和经验。
“今年以来阵亡多少将士了?伤残多少?”
朱由检对王承恩询问了起来,而王承恩听到后,稍微愣了一下,之后便想了想,但还是想不出具体,只能大概说道:
“小西洋那边应该是阵亡六千左右,伤残三千左右,瀛洲那边阵亡了两千多,伤残一千多。”
“还有旧港、南州、交趾等镇压游击叛军的南军都督府将士,大概是阵亡了四百来人,伤残了五百来人吧……”
王承恩的话里充满了“应该、大概”这种模糊性的词汇,显然他也不是很关注这些。
或许在他们看来,死亡的士兵只是一串数字,而他们关心的原因是因为朝廷需要为这个数字支付抚恤银和抚恤田。
朱由检根据王承恩的表情而联想,事实也证明他想的没错……
“算下来,今岁正月以来,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国朝就阵亡了一万人左右,伤残了接近五千人。”
“户部那边应该在头疼抚恤银和抚恤田的事情吧,毕竟算起来得发接近二百万两抚恤银,十五万亩抚恤田,田亩折色价格,最少也得再掏二百万两……”
王承恩有些唏嘘,似乎对于今年明军的死伤数量上,个人感觉有点多了。
这种死伤数量放在天启三年以前十分正常,但大明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一年之内死伤万人的数目了。
“一万五千人……”
朱由检呢喃着,心里叹了一口气,嘴上也不由说道:
“也不知道他们又是谁的孩子,谁的父亲,谁的夫君……”
“战死海外,最后只能火化回家,这点是孤和大明对不起他们……”
朱由检的话让王承恩手头举动顿了顿,不过好在甲胄也穿完了。
旁边的宫女将头盔递给了朱由检,朱由检接过后夹在了腰间,右手搭着腰间的佩刀,英姿勃发。
“走吧……”
感叹完后,朱由检走出了长春宫,但嘴上却一直在做出一些安排。
比如将阵亡将士的遗孤送到北直隶,官学免除一切费用,包括书本费和日常吃饭、纸笔等等都由朝廷出银子。
还有就是颁发牌匾,用朱由校所写的“功臣之家”四个字开拓匾,用这个牌匾来证明将士遗属的家庭。
除此之外,各地集镇也要树立起“功德碑”,将当地有功将士的名字刻上去,由集镇皇店负责每年祭拜。
朱由检只提出了这几条,并没有再提出免赋税的政策。
因为他从锦衣卫的调查里看到过,一些土地众多的士绅豪强在知道战死有免赋税的政策后,便会送家族之中一些无能子弟上战场送死。
同样是阵亡,普通百姓家里免赋税,朝廷只会损失不超过百亩土地的赋税,而士绅豪强的免赋税,那对于朝廷来说无异于全年无收。
若是说限定田亩,这又无异于是在增加基层官员工作量。
眼下大明官员数量合计五十三万不到,用这么点人还想细致化税收是不可能的。
大明眼下的税收基本都是粗糙化,能垄断的就垄断,不能垄断的就粗糙收税。
这样的粗糙化管理反而让大明这个老迈的制度可以进行,一旦创造出更多繁琐规则,只会给士绅豪强空子钻。
说完了一切,朱由检他们也来到了大定宫门口,而门口的数百骁骑卫正在等待朱由检的到来。
在他们面前,身着甲胄的朱由校正骑在一匹红色汗血宝马的马背上,旁边还有一匹黑色的汗血混种马。
“弟弟快些,马上就要午时了,猎物都要去喝水去了。”
朱由校等了朱由检许久,见到他后连忙挥了挥手,而朱由检则是把目光放到了朱由校的甲胄上。
就甲胄而言,朱由检的甲胄比较注重实战,没有太多华丽的东西,放到战场上也不算特别显眼,除非仔细观察。
反观朱由校,同样是对襟的罩甲,但他的身甲上还有两条金龙。
除此以外,他的臂铠也都是纯金的,至于头顶戴着的头盔虽然还是明军的酒盅盔,但是加上了黄金凤翅和华丽的盔缨。
不仅如此,他背后还很骚包的系上了红色披风,整个人站在阳光下可以说是“金光闪闪”。
就他这模样,朱由检都觉得如果自己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一个敌方主将,或许会不假思索的拔弓就射,绝对一射一个准。
“哥哥这甲胄,今日怕是猎不到猎物了。”
朱由检来到马匹旁边,无须人搀扶便翻身上马,同时对朱由校打趣。
朱由校倒是很满意自己的风格,也没有理会朱由检的打趣,而是看着朱由检那比自己大了一号的骑弓问道:
“弟弟现在能开多少力的弓了?”
“骑弓九力,步弓十二力!”王承恩笑着开口,而此话一出,不仅是朱由校露出惊讶的表情,便是常年跟在朱由检身边的骁骑卫士卒也十分吃惊。
骑弓九力,步弓十二力,分别对应后世一百一十六磅和一百五十五磅。
这样的磅数得配重箭,正常情况下,单一的锁子甲、或者是单一的棉甲都挡不住朱由检一箭。
加上朱由检的箭术,可以说五十步内面突,突谁谁死。
“日后是火器的时代了,弓箭已经退出战争了……”
朱由检摸了摸自己的弓箭,心里有些苦涩的味道。
毕竟以他的体质,如果在纯冷兵器时代,说不定也能带兵冲入敌军大杀四方,在史书之上留个数十人斩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是眼下是火器时代,而击发枪又将投入量产。
等击发枪出现在战场上,到时不管是楚霸王还是关二爷,当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备他们的时候,再无敌的人都得躺下。
“走吧,驾!”
朱由校见朱由检这么说,当即一抖马缰,策马向着大定宫不远处的游猎场冲去。
朱由检见状,闲庭散步的轻驾马腹,一抖马缰,带着骁骑卫数百人紧紧的拱卫着朱由校。
泥土四溅,百马出栏,数百人只是在几个呼吸间便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