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4章 回兑省,战婿归来,都尉Q,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朗眉头皱起来,然后抬起头看向林森。
“这是谁的提议?”
林森一怔,而后回答道:“这是政事堂刚下发的文件,我们兑省是三个试验省份之一啊。”
他以为秦朗知道这个文件,知道这个最新的下发政策。
没想到秦朗竟然不直知道。
秦朗这几天忙着牛征的事,忙着鉴定的事,又忙着Y10国家联盟的成立,哪有时间去关注政事堂下发的文件。
而且政事堂下发文件,不是很正常吗?
作为行政部门,他们每年都会下发很多次文件,来让各地政府去执行。
然后根据各地执行的进度,来随时调整。
基本上每一项决策,也都是深思熟虑之后才下发的,避免出现重大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决策是拍脑袋决定,或者是随便听信一些智库专家的话,结果发现不对劲,立马改正或者废掉。
秦朗不曾对政事堂下发文件,有任何的关注。
所以他不知道,很正常。
“乡村并镇是怎么一回事?跟我仔细说说?”
秦朗看向林森,沉声的问。
他对古墓的处理方式是暂时压下来,既然古墓不对劲,那就肯定有问题,弄不好的话可能还是要牵扯到一些敏感的东西,老百姓接触不到,或者无法去理解的东西。
而且林森提到古墓之后,就不禁让秦朗想到了在坤省的那个大王村的古墓。
自己当初是因为坤省地震,赶往了那里,在一个叫大王村的地方为了救人,误入那个古墓。
那个古墓时间也很久远了,不过它的规章制度和风格都属于龙国文明,应该埋葬的是一位皇帝或者诸侯。
只不过时间过去这么久,自己也没有去看一看。
主要是没什么意义,这个古墓毕竟是前人安息的地方,也不应该重见天日。
所以秦朗听到古墓之后,其实没什么感觉,若不是林森把这个古墓说的太过于神秘和不同寻常,他都不会去想。
而乡村并镇的政策,却跟民生息息相关,秦朗必须过问。
但凡跟老百姓有关的,都必须问清楚。
“乡村并镇其实就是把偏远的一些山村和乡进行人口迁移,迁移到周边的镇子里面,或者在乡村的原地址进行盖楼,然后让村民上楼居住。”
“这样的话,可以加速完成我们龙国的城镇化建设,让村民也能够住得起楼。”
“这个政策出现之后,下面的反馈显示,老百姓还是比较欢迎的。”
林森按照省里面的理解,把这件事完完整整告诉秦朗。
秦朗听了之后,却觉得不太对劲。
的确,这个政策不错,让偏远农村和乡下的村民上楼,进入城里。
可问题是,进入镇里之后,他们靠什么生活?那些原本有耕地的还好说。
可那些没地的怎么办?去镇子里打工吗?
而且村民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甚至是一些七八十岁老人,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因为年轻人早都出去上学或者打工了。
就算那些有耕地的村民,又能否方便耕种?秋收之后的粮食放在哪里?
如果在村子的基础上进行盖楼的话,冬天的取暖费必然很昂贵,村民能否承受这么昂贵的取暖费?
而且这些盖楼的承建商,是否会认真高楼,其质量会如何?会不会偷工减料?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兑省也是处于地震带边缘,也是常年会发生一些小地震。
而且小地震就有可能引起中级地震,会不会导致这些楼倒塌?
另外如何分配楼层?按照村民实际家庭的占地面积?还是什么方式?能否服众?会不会出现村民和基层干部对峙的局面?
但最关键的还是财政,谁来投入?盖楼就需要钱吧?这笔钱谁出?如果是各级政事堂出钱的话,留下的赤字怎么办?
如果交给社会的地产商公司,那就绝对会出现劣质楼,引起一些纷争。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乡村并镇,就可以解决。
里面的一些问题,都很复杂。
“省里已经通过决议了?要开始乡村并镇?”
秦朗问了林森一句。
林森点头:“是,省里基本上已经有了决定。”
“你去把李锋峻叫来!”
秦朗皱着眉头沉思一会后,指着林森开口吩咐下去。
他要见兑省大高员李锋峻,当面问清楚。
(/82579/82579080/237200.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