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老男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民族融合启幕,穿越成王者,追梦的老男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举措在南宋国内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朝堂上下议论纷纷,仿佛炸开了锅。一些保守派大臣忧心忡忡,满脸焦虑之色。他们认为此举过于激进,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民族矛盾,对国家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他们纷纷向李炎进谏,言辞恳切地表达自己的担忧,试图劝说李炎收回成命。有的大臣说道:“陛下,女真族与我汉族风俗迥异,强行融合,恐生变故,望陛下三思啊!”然而,李炎深知自己决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他力排众议,召集大臣们齐聚朝堂。他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看着大臣们,缓缓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诸位爱卿,若不采取如此果断的措施,金国虽灭,但女真族只要保留其民族特性,假以时日,必将再次崛起,成为我南宋的心腹大患。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安稳,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只有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方能保我南宋长治久安,让我大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在李炎的坚持和努力下,这一极具争议的政策开始逐步推行。
为了确保民族融合能够顺利进行,李炎还精心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他深知,单纯的强制命令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民族融合,还需要从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入手。于是,他在女真族聚居的地区大力兴办学校,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亲自挑选那些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先生,前往学校任教,教授汉族文化、礼仪和语言。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女真族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着汉字的书写、诗词的朗诵以及汉族的传统礼仪。同时,他还颁布政令,鼓励汉族与女真族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他倡导汉族人民向女真族学习他们的骑射技艺和坚韧精神,也鼓励女真族人民学习汉族的先进农业技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极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上,朝廷给予女真族一定的扶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蒙古方面,看到南宋如此迅速地占领金国,并雷厉风行地采取一系列强势措施,心中既震惊又忌惮。蒙古可汗原本以为南宋只是借助蒙古之力消灭金国,在他的认知里,南宋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然而,现实却让他大为震惊,南宋竟有如此雄心壮志和铁血手段,欲彻底同化女真族。这让蒙古可汗深感不安,他意识到,南宋的实力远超他们之前的预估,这个看似柔弱的邻国,实则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于是,他急忙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气氛紧张而压抑。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南宋在解决金国后,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便是蒙古。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威胁,蒙古开始加强边境防御。他们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筑坚固的堡垒,挖掘深壕,设置关卡。同时,大力屯兵积粮,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南宋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准备迎接可能的挑战。
南宋国内,在推行民族融合政策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女真族对这种强制融合的方式心怀不满,他们心中依然怀着对本民族的深厚情感和对独立的渴望,不甘被同化。于是,他们暗中组织力量,企图反抗,试图恢复女真族的独立。这些反抗力量虽然规模不大,但却给融合进程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他们时常在暗中制造混乱,袭击官府,破坏公共设施,给当地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李炎得知后,迅速做出反应。他一方面派出精锐军队对这些反抗势力进行坚决镇压,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另一方面,加大安抚力度,公开承诺给予女真族平等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机会。他下令各级官府,要善待女真族百姓,不得歧视和欺压他们。同时,为女真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渠道,让他们在南宋的土地上能够安居乐业,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和尊重。
在李炎的不懈努力下,民族融合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效。越来越多的女真族开始接受汉族文化,他们学习汉族的语言、习俗和礼仪,与汉族人相处得更加融洽。与汉族通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加深。南宋国内的局势在经历了一番动荡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然而,李炎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尤其是来自蒙古的潜在威胁。蒙古的军事力量强大,一直对南宋虎视眈眈。他必须继续巩固南宋的实力,精心谋划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他开始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士兵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招揽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决心以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守护南宋的江山社稷,让这片土地在新的历史轨迹中繁荣昌盛,书写属于南宋的辉煌篇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