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通行之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小林:我是来上班的,历史时空多元宇宙,禁止通行之神,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30年2月20日,二月的基辅,依旧寒冷。厚重的云层遮住了阳光,街头行人裹紧风衣匆匆而过。而这一天,三个外来的身影出现在了第十二机械厂的大门前。
她们是来自遥远日本的——小林、托尔与康娜。
小林穿着一件旧但整洁的灰色呢子外套,眉眼间透着倦意却又不失坚毅。她是日本一名技术员,由于日本深陷大萧条,失去了工作,辗转得知苏联正在推进工业化计划,决定远赴千里之外的苏维埃,希望在这里重启生活。
托尔,身形高大,脸上总带着有些出格的笑容,但动作之间却能看出她对小林的无微不至。虽然身份略显神秘,但据小林所说,她也是一名具备基础机械知识的助手型人才。
康娜——一个模样天真可爱的女孩,穿着厚实棉袄,小脸冻得通红,却睁着好奇的眼睛四处张望。她不是来工作的,她的目标是进入基辅的一所小学——这也是小林此行坚持带她来的原因。
“我们是来找工作的。”小林用还带些口音的俄语说道,她的话并不标准,但态度诚恳。
门卫先是有些迟疑,但看到她们持有由驻苏日籍协会开具的临时工作介绍信,最终点头放行,领着她们前去见厂总厂长——阿尔焦姆·柯察金。
会议室内,阿尔焦姆一边看着介绍信,一边听着小林的说明。他沉默片刻,看向站在身后的保尔。
“你怎么看,保尔?”
保尔略微皱眉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两位女性。他对外来人员一向保持警惕,但他能看出小林的眼神中没有虚假,只有疲惫之后仍旧坚守的责任感。托尔虽然言语不多,但举止稳重。
“我可以带她们去第二车间,先试一试。”保尔点头。
阿尔焦姆又看了看康娜,笑着说:“这孩子太小,当然不能进厂。不过我会安排她到第十一小学,她正好在我们工厂职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名单里。”
康娜乖巧地点头:“谢谢叔叔。”
一小时后,保尔带着小林与托尔来到了第十二机械厂的第二车间。
焊火四溅,金属敲击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铁屑和油烟的气息。小林挽起袖子,露出一双早已被岁月磨砺得粗糙的手。托尔则随身背着一个小工具包,像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保尔示意焊工瓦西里为她们安排任务:“给她们两个分配一些基础焊接工作,让她们试试手。”
瓦西里点头:“明白。”
托尔在一旁笑着说:“我能举起整个钢板的那种重哦。”
瓦西里眨了眨眼,干笑两声没当真:“那你倒是给我看一个。”
托尔还真一把抱起了一块沉重的钢板,像没事人一样甩在肩膀上,一众焊工瞬间安静了一秒,然后爆发出一片哄笑和惊叹。
“我还以为她是来混日子的……这力气,是从喀琅施塔得来的女英雄吧?”彼得诺夫一边擦汗一边说。
小林却没理会这番调侃,认真地穿戴好防护装具,开始跟着工人一起点焊、打磨。她的动作虽然不如本地老工人熟练,但态度非常端正。
保尔在一旁看了十几分钟后,轻轻点了点头。
午休时分,工人们围坐在墙边喝着热茶,聊着各自的生活。有人问小林为何来苏联,小林简单地讲述了日本的萧条、失业的困境以及对生活的无奈转折。
“我们国家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倒闭,很多人都没饭吃。听说苏联在搞工业化,还欢迎外国人技术人才,就想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活下去。”
“你不怕?”彼得诺夫问,“这里冬天冷,语言也不通,我们又没你们那种寿司、清酒。”
小林轻轻笑了笑:“我怕过。但我更怕看着康娜挨饿。”
这一句话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沉默下来。异国他乡的打拼、母女相依为命的坚韧,在这位日本女性身上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保尔站起身:“干得不错。等试工一周之后,如果表现合格,你们就能正式加入我们工厂。”
托尔一下就开心起来:“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和小林一起工作了!”
小林有些无奈地扶额,但还是露出一丝安心的笑容。
晚上七点下班后,保尔亲自送小林和托尔去职工宿舍安顿,而康娜则被安置在职工子女的寝舍,由一位老教师负责接管。
站在宿舍楼前,保尔看着夜色中仍明亮的街灯,对小林说:“欢迎你们来到苏维埃。希望你们在这里不只是找到工作,更能找到归属。”
小林点头:“谢谢你,保尔同志。”
这一晚,基辅的星空清冷又明亮。而第十二机械厂,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也多了两个焊花下的新身影,以及一个书包小小、梦想却很大的孩子。
1930年2月27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第二车间。
春天的气息还没有真正降临,基辅仍然被冬日的寒风笼罩。但在第十二机械厂第二车间内,钢铁的热浪早已将冷意驱散。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焊花飞溅的光亮映在每一个工人额头的汗珠上。
这一天,小林与托尔结束了一周的试工期,正式成为第十二机械厂第二车间的一员。
在午间的简短欢迎仪式上,工人们用一杯热茶和几句朴素但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欢迎。瓦西里带头拍了拍托尔的肩膀:“这姑娘力气比我们几个加起来还猛。”引来一阵哄笑。
保尔没多话,只点了点头:“干得不错,好好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