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进县城换熊胆喽
薛不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进县城换熊胆喽,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薛不是,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时候,砖瓦房很少见,养鸡、鸭、猪这些牲畜的几乎没有。说来原因也简单,那时候每亩田的水稻年产量只有500-600斤,油菜只有200-300斤,小麦只有400-500斤,“这样的产量,连人的肚皮都填不饱,哪里还养得活牲畜哟。”温康金说。
人多田少,是曙光村先天不足。但恰恰这个“先天不足”,对曙光村来说,不都是坏事。因为田少,产生了很多的富余劳动力,于是,村上就办起了集体经济——曙光村砖瓦厂。村上有钱了,村民也有了收入。在当时,还因此留下了“远学大寨近学曙光”的美名。然而,部分干部尝到了集体经济的甜头,就不愿意实行“包产到户”,甚至还很抵制。“但国家的政策,必须严格执行。”温康金态度很坚决,先从干部做起,思想不转变,就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
980年,他带头行动,在村上实施包产到户。生产队拿出所有的田地和农具,按人头进行分配。田地有肥有瘦,分到质量不好的,就适当地放宽尺寸,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按人头划分,单身汉一个人按两个人头分,平均下来每个人分得了七分地。尽管每家每户分得不多,但社员得到了田地,积极性都很高,大家拼命干,当年,生产队就迎来了大丰收。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不过自主经营彻底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在很短时间里就换来了满眼的嫩绿、满目的金黄和农家院里朗朗的笑声。包产到户提高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增收为大家带来了经济实惠,逐渐告别紧巴巴的日子,越来越多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改革开放,释放了无限的生产力,放飞了无数个梦想,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1986年,温康金家盖起了全村第一间楼房。富裕的劳动力让村上的集体经济也越来越强,先后办了石膏板厂、助剂厂、眼镜厂、化工厂、墙板厂、铜线厂、印刷厂,曙光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就在那一年,22岁的罗光富刚刚娶了新媳妇儿,突然听到大哥来通知他下午去队上晒坝开会,说是分田分农具。
在这之前,“包产到户”已经在其他地方开始实行了,当时公社的社员们天天盼望着包产到户的这一天。所以,当罗光富听到这一好消息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新婚妻子说:“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罗光富还记得,那天下午,茶花5队的晒坝上坐满了男女老少。开会前,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有人想分打谷机,有人想要耕牛……过了一会儿,公社和大队干部一起来到会场,大家才都安静下来。讲清楚了包产到户的各项政策和具体分配办法,大家开始采取最原始的“抓阄”来确定分配劳动工具。
罗光富说,农田按每户当时人口进行分配,近一点的田就照顾家里缺劳力的人家,劳力多的人家就选离家远些的田。刚宣布完政策,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的手气还不错,捻到了一头水牛。当年,这头牛可是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罗光富骄傲地说。
包产到户后,罗光富和大哥一起联手搞农业生产,早出晚归在地里种庄稼。母亲和妻子也没有闲着,在家搞养殖,养了4头肥猪,10多只鸡和兔子。“到了第二年,谷子丰收了,交够国家和集体的,自家还剩下不少。吃不完就拿到城里自由市场上去卖。”罗光富的眉宇间透着喜悦。
土地包产到户后,农民在生产上有了自主权,生产力大大提高,日子也越过越宽裕。“再往后,我家也买了自行车、缝纫机和电视机,再后来又盖起了楼房。没有包产到户,一切都无从谈起。”罗光富说
www.mbeoge.cc。m.mbeoge.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