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手榴弹
都退后让贫道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3章 手榴弹,年代,从1942大荒灾开始,都退后让贫道来,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昊在工作人员提供的急需出售的武器清单上看到了手榴弹,刹那间就想起了后世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手榴弹问题。不,这已经不能用问题来形容了,应该说是危急,因为手榴弹太多而造成的危机。
60年代初期,我们与毛熊交恶,毛熊不仅撤走了对我国的所有援助,更是在边境屯兵,摆出了要入侵的架势。甚至毛熊的一些人还提出了要用原子弹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和我国的外交关系已经降至冰点,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当时的我国积贫积弱,工业基本没有,军事更是被毛熊甩开了18条街。更致命的是,两国的交界处基本是一片平原,毛熊一旦南下,其钢铁洪流的优势将被发挥到极限。于是当时我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进行大三线建设,也就是将重要的军工产业转移到渝贵川这些内陆地区。另一手准备就是开始大规模备战。
大量生产67式手榴弹就是我国大规模备战的一部分,据说当时的标准是以正规军每人装备40枚,民兵每人装备4枚,中国普通民众每人装备1枚的数量生产的。为了避免轰炸导致武器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武器的生产化整为零、尽量简化,力求村社也能有大量生产武器的生产线,于是当时我国民间建立起了大量民间小兵工厂,生产各种各样的轻武器。那时人们将能生产67式手榴弹的设备称之为“七人背”,意思是这个设备7个人就可以操作和背走,以做到在战争年代随时能走,随时能生产。甚至这种七人背从融化铁到第一枚手榴弹出炉,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其生产效率一点也没有因为设备的简陋而减弱,于是在源源不断的生产中,我国生产出了20亿枚67式手榴弹,也让67式手榴弹成为了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一型手榴弹。
当时我国的备战相当全面,除了生产手榴弹外还会教民众各种作战知识。我国曾大规模发放了一本名为《民兵训练手册》的书,里面记载了从射击到防化的各种知识,甚至还会教你如何躲避原子弹。在如今很多穿越题材的作品出镜率极高,与《赤脚医生手册》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并称为穿越必备的三大神书。
大战没有打起来,战争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此之多的手榴弹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代一代的战士们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使用这种老旧的手榴弹训练,不夸张的说,从李昊的父辈开始用的就是这种手榴弹,等到了李昊这一辈,用的还是这种手榴弹。只是我国一直没有遭受全面入侵,手榴弹这种短兵相接的利器没了地方消耗,训练才能用多少?
军械库的管理人员对着这天量的手榴弹也是头疼不已,毕竟手榴弹也是有保质期的,也不能一直存在仓库里不管啊,用不完过期了只能送去销毁。每年都要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能不头疼么?
军械库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还要数研究手雷的科研人员和生产手雷的军工厂,那才算是倒了八辈子霉。新型号是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一个大规模列装的,厂家直接就被干倒闭了,顺利的成为了第一批改制的军工单位。
可以这么说,如今谁要是说能要手榴弹,出个装卸费运费我们就敢打包给送过去,手榴弹免费,不要钱!而且是你要多少我给多少,要的少了我跟你们急!
林奇一听北越救国军要手榴弹,李昊这边还能给打个骨折价,顿时来了兴趣,他才不管北越救国军要那么多手榴弹干嘛呢,主要是又能多个借口和国会要些经费让他很感兴趣,很快就敲定了采购合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