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利益触动
啊哦咦啊哦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利益触动,红警系统,助我纵横诸天!,啊哦咦啊哦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利益触动
京城的天空,像是被一块阴霾的幕布所笼罩,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着,让人喘不过气来。紫禁城那朱红色的宫墙,在这暗沉天色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肃穆而威严,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即将在朝堂之上掀起的惊涛骇浪。
在翰林院的深处,一座幽静的庭院内,气氛却如滚烫的沸水,喧闹得几近失控。一众保守派文人此刻正齐聚于此,他们身着素色长袍,头戴方巾,平日里总是一副儒雅谦和的模样,此刻却全然不见往昔的风度。每张脸都因愤怒而涨得通红,好似被点燃的灯笼,双眸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仿佛王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为首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位年逾花甲、在学界颇具声望的老者,此刻正坐在庭院中央的石凳上,双手颤抖地捧着一本王柏所印的书籍。那本书籍的纸张虽不算上乘,却因承载着实用的知识而备受学子们喜爱。可在掌院学士眼中,它却如同一本邪典,是对大乾朝数百年学术正统的亵渎。他的胡须气得根根直立,好似钢针一般,嘴唇哆嗦着,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来:“此等妖书,怎敢现世!”
身旁的老学究们纷纷应和,他们或摇头叹息,或捶胸顿足,痛心疾首之情溢于言表。这些人,多年来凭借对经史子集等传统知识的垄断,在学界、朝堂乃至民间都享受着无上的尊崇。四方学子为求登科入仕,不得不对他们执弟子礼,奉上丰厚的束修,以求能在学问之路上得到点拨;名门望族也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家中若有子弟师从这些大儒,更是觉得面上有光。他们的一句话,便能决定一个学子的仕途前程;一个眼神,就能让一篇文章在学界的评价中沉浮。
然而,王柏带来的变革,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精心构筑的利益堡垒之上。那些通俗易懂、涵盖农桑、算术、地理等实用知识的书籍,宛如一把把利剑,斩断了他们与学子之间那条用知识垄断织就的绳索。如今,学子们不再仅仅痴迷于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转而对这些能够实实在在改善生活、拓展视野的书籍趋之若鹜。
“看看这书中所写,尽是些田间地头的琐事,庄稼汉的手艺,哪有半点圣人教诲的影子!” 一位老学究挥舞着手中的书,声嘶力竭地喊道,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好似一条条蜿蜒的小蛇。
“是啊,如此下去,我大乾朝的学风必将被带偏,祖宗的学问传承堪忧啊!” 另一位老者痛心疾首地附和着,眼中泪光闪烁,仿佛已经看到了大乾朝文化的末日。
在这一片愤怒的声讨声中,他们迅速达成了共识 —— 必须除掉王柏这个 “乱臣贼子”,以扞卫他们的地位与尊严。于是,以翰林院掌院学士为首,联合一众老学究,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下了一封弹劾奏章。奏章之上,言辞犀利如刀,污蔑之词层出不穷:离经叛道、扰乱学风、蛊惑人心……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们的恨意与恐惧,欲将王柏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要求皇帝严惩不贷,还大乾朝学术界一片 “净土”。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如霜。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十二旒珠玉在微光中闪烁,遮挡住了他部分面容,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但那威严的气场,却如同实质化一般,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