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岳飞不知是计,长叹一声:“也好!即便圣上不允,我父子三人同死,也能保全忠孝之名!” 说罢,提笔写下家书,交给万俟卨。二贼拿到信后,急忙赶到秦桧相府,将岳飞的招状和家书呈上。
秦桧看罢,气得拍案而起:“这逆贼如此嘴硬,为何不直接打死?” 万俟卨连忙解释:“太师有所不知,岳飞提到岳云、张宪,那二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打杀岳飞,他们领兵来犯,朝廷都难以抵挡!我们假意骗他写信,就是想把他们也一并除掉。”
秦桧听后转怒为喜,连连夸赞:“二位果然妙计!” 随即叫来擅长模仿笔迹的门客,仿照岳飞的字迹,篡改家书内容:“奉旨召回临安,面奏大功,朝廷甚喜。叫你可同了张宪,速到京来,听候加封官职,不可迟误。” 写好后,秦桧派亲信家丁徐宁,快马加鞭赶往汤阴,妄图将岳云、张宪骗来,一网打尽。同时,他又命万、罗二人在狱中建造十间号房,取名 “雷”、“霆”、“施”、“号”、“令”,“星”、“斗”、“焕”、“文”、“章”,准备关押岳飞的家属。
在临安,有两位仗义疏财的读书君子,王能和李直。他们听闻岳飞蒙冤,四处奔走,暗中给狱卒送钱,让他们照顾岳飞。狱卒收了钱财,便细心为岳飞清洗伤口、敷药;狱官倪完本就是个正直之人,同情岳飞的遭遇,也尽心照料。因此,岳飞虽身陷囹圄,暂时未再受折磨。
另一边,濠梁总兵张保自到任后,始终心系岳飞。这日,他听闻岳飞被召回京,心中莫名不安,接连几日心神不宁。他对妻子洪氏说:“这几日总觉得心惊肉跳,做这个总兵,处处受拘束,实在无趣。如今岳公子在家,我想辞官,回汤阴帅府居住,你觉得如何?” 洪氏点头道:“无官一身轻,咱们回帅府倒自在。”
张保大喜,立即收拾行李,将总兵印信挂在梁上,带着家将,悄悄启程前往汤阴。到了岳府,张保夫妻拜见夫人,得知岳飞被召回京,岳云、张宪也被一封书信叫走,夫人正忧心忡忡。张保当即说道:“夫人放心,我明日就去临安,探听大老爷的消息!”
第二天,张保背上包裹,独自踏上前往临安的路。晓行夜宿,终于来到大江边。可眼前江面空荡荡的,不见一只渡船,天色也渐渐暗下来。正焦急时,他看见一个渔人提着酒和食物,走向芦苇丛中的小船。张保连忙上前恳求:“大哥,渡我过江!” 渔人摇头:“秦丞相下了禁江令,谁敢渡人?” 张保再三哀求,渔人这才松口:“等半夜悄悄渡你,但千万别声张!”
张保钻进船舱,渔人热情地拿出牛肉和酒:“客官一路辛苦,吃些垫垫肚子,等三更再走。” 张保赶路疲惫,几碗酒下肚,便靠在包裹上打盹。
夜色深沉,江面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那个渔人将酒瓶和吃剩的牛肉收拾妥当,轻手轻脚地往船艄走去。不知过了多久,更鼓声响,已是一更时分。渔人悄然来到船头,解开缆绳,把小船缓缓摇向江心。随后,他钻进船舱,突然掏出缆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正在熟睡的张保双手双脚捆住,大声喝道:“醒醒,小子!”
张保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手脚被缚,动弹不得,心中顿时凉了半截,悲叹道:“罢了!今日死不足惜,只是还没打探到元帅的消息,叫我如何能瞑目!” 渔人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张保挺起胸膛,大声说道:“我乃岳元帅帐下马前张保!因元帅进京后音信全无,我这才前往临安打探消息,没想到竟落入你手!”
渔人听后,脸色大变,惊呼道:“原来是岳元帅的部下,多有得罪!” 他急忙解开绳索,连连赔罪。张保见对方态度诚恳,便问道:“看你也是条好汉,请问尊姓大名?” 渔人长叹一声,说道:“我复姓欧阳,名从善。如今宋朝奸臣当道,残害忠良,我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只想在这江边做些小本生意,图个自在。你家元帅也是固执,这江山被奸臣断送已成定局,何苦还要拼命?我听说岳元帅过江后,到平江路就被奉旨捉拿了。还有那个马后王横,也被钦差砍死了。从那以后,江面就被封锁,船只不许往来,所以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张保听了,如遭雷击,泪水夺眶而出。欧阳从善见状,连忙安慰道:“将军莫要悲伤!我送你过江,你自己小心行事。” 说罢,他摇起船桨,将船驶向对岸。到了一处僻静的岸边,欧阳从善停下船,说道:“将军,这里安全,你上岸吧,我就不远送了。” 张保再三道谢,上岸后,欧阳从善驾着小船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张保在树林里熬过了漫长的一夜。天刚蒙蒙亮,他便起身,朝着临安方向赶路。一路上,他四处打听岳飞的消息,却一无所获。终于,他抵达临安,在城外找了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他进城后,逢人便问,但大家都怕惹祸上身,无人肯说。就这样,一连打听了好几天,依然毫无头绪。
一天清晨,张保漫无目的地走着,路过一所破旧的庙宇时,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他悄悄凑到门缝前张望,只见两个乞丐躺在草铺上闲聊。一个乞丐说道:“这年头,当官有什么好?还不如我们乞丐自在,有吃的就吃,没吃的就饿,无拘无束。你看那岳元帅,官做得再大又怎样,还不如我们快活!” 另一个乞丐紧张地说:“别乱说!被人听见,你就没命了!”
张保一听,心中一紧,一脚踹开庙门。两个乞丐吓得跳了起来,浑身发抖。张保连忙说道:“别怕!我是岳元帅府上派来打探消息的,一直没打听到,你们既然知道,就告诉我吧。” 两个乞丐却只是不停地颤抖,结结巴巴地说:“没…… 没说什么……” 张保一把拎起其中一个乞丐,喝道:“不说,我就摔死你!”
乞丐吓得大喊:“将军饶命!我说,我说!秦桧陷害岳爷,还把他儿子岳云、爱将张宪骗到这里,一起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狱。现在只要有人敢提‘岳’字,就会被抓起来,所以我们不敢说。将军可千万别说是我讲的啊!”
张保听后,呆立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从怀中摸出一块约二钱重的银子,递给乞丐,然后匆忙回到客栈。他取出一些碎银子,跑到旧衣店,买了几件破旧衣服,又买了个筐篮,让店主准备了些酒菜。换上旧衣,穿上草鞋后,他直奔大理寺监狱。
到了监狱门口,张保压低声音喊道:“里面的大哥,我有话要说。” 一名狱卒走过来,不耐烦地问:“什么事?” 张保示意狱卒靠近,小声说道:“里面关押的岳爷,是我的老主人,我曾在他手下当兵,因病退了粮。今天特意来给他送点吃的,略表心意。这是点小意思,还请大哥行个方便。” 说着,他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约有三四两银子。
狱卒接过包裹,心中暗自盘算:“王能、李直两位相公吩咐过,要是有岳家的人来探望,尽量通融,这银子不要白不要。” 于是他说道:“这岳爷是秦丞相的眼中钉,不时有人来监视。我放你进去,可别声张,别连累我们!” 张保连忙点头:“明白,明白。”
狱卒打开监门,张保走了进去。他挺直身子,问狱卒:“你可知我是谁?” 狱卒这才发现,眼前这人身材高大,与刚才在门外弯腰低头的样子判若两人,顿时慌了神:“大爷,您可别害我!” 张保平静地说:“我是濠梁总兵马前张保,不会害你。快带我去见岳元帅。” 狱卒听了,“扑通” 一声跪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求老爷饶命!岳爷爷和两位小将军关在‘章’字号牢房。”
在狱卒的带领下,张保走进监房。只见岳飞身着青衣小帽,正与倪狱官坐在中间交谈,岳云、张宪则戴着镣铐,坐在一旁。张保心中一酸,双膝跪地,痛哭道:“老爷,您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岳飞见是张保,惊讶地问:“你不在濠梁做官,来这里干什么?” 张保哽咽着说:“小人不愿为官,回了汤阴。没想到公子也……” 岳飞叹了口气:“你既已辞官,就该回乡,何必再来?” 张保坚定地说:“一来打探老爷消息,二来给您送饭,三来想救老爷出去。”
岳飞神色严肃,说道:“张保,你跟随我多年,应知我的为人。若要我出去,除非有朝廷圣旨。你不必多言,既然来了,我就领你的情,把饭留下,赶紧出去,别连累了倪恩公。” 张保只好将酒菜呈上,岳飞喝了一杯酒,再次催促他离开。
张保走到岳云、张宪面前,问道:“二位公子,难道不想出去吗?” 岳云、张宪齐声说道:“为臣尽忠,为子尽孝。爹爹不走,我们也不走!” 张保愧疚地说:“是我失言了。二位公子,也请领我一份心意。” 两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倪狱官和狱卒见此情景,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就在这时,张保突然站起身,走到围墙边的石头前,大声说道:“老爷一向对我恩重如山,我却不能侍奉您到最后。我虽是个粗人,但也懂得忠义。如今见老爷和公子受此冤屈,我怎能独活?我先去阴间等您!” 说完,他猛地将头撞向石头,只听 “砰” 的一声,顿时头颅碎裂,脑浆迸出,倒地身亡。
倪狱官见状,悲痛不已;岳云、张宪更是痛哭失声。唯有岳飞先是哈哈大笑,而后又放声大哭。倪狱官疑惑地问:“张总爷千里迢迢赶来,为您而死,元帅为何反而大笑?” 岳飞含泪说道:“恩公有所不知,我门下‘忠’、‘孝’、‘节’俱全,唯独缺个‘义’字。张保今日以死明志,这‘忠孝节义’四字,如今终于全了!” 众人听了,无不落泪。
岳飞平复情绪后,恳请倪狱官:“还望恩公帮忙妥善处理张保的尸首。” 倪狱官点头道:“元帅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他立刻派人通知王能、李直。黄昏时分,王、李二人抬着棺木赶来,将张保的尸首从墙上吊出,入殓钉好。棺木上写着 “濠梁总兵张公之柩”,随后派人抬出城,安葬在西湖边的螺蛳壳内。张保跟随岳飞多年,立下无数功劳,好不容易谋得前程,却为了忠义,毅然舍弃生命,实在令人叹息。正所谓 “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不知后续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