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起初,曹可成还有些感激,时间一长,就觉得理所当然,还以为春儿藏着不少私房钱,整天吵闹,逼她拿出来。春儿被逼得没办法,长叹一声,把箱笼钥匙都交给丈夫,说:“这些东西反正都是你的,现在都给你,省得你惦记!我以后就和翠叶靠纺织过活,不用你养活,你也别再来烦我。”从那以后,春儿开始吃长斋,每天从早到晚纺织,自食其力。曹可成当时虽有些愧疚,但看到又有了不少财物,心里盘算:“不如把这些变卖成银子,买些产业,重振家业,也在老婆面前争口气。”可想法归想法,他始终没有行动。俗话说“食在口头,钱在手头”,钱不经花,坐吃山空,不到一年,财物又挥霍一空。曹可成没钱了,瞒着春儿,私下把丫鬟翠叶卖给了别人。春儿没了纺织的帮手,又气又难过,把曹可成从前到后的荒唐事数落了一遍。曹可成自知理亏,懊悔得直掉眼泪。

又过了一段时间,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曹可成对春儿说:“我看你整天纺织,倒像是个不错的营生。你现在没帮手,我也没事做,不如你教我纺织,好歹能有口饭吃。”春儿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骂道:“你一个大男人,不指望你养家,难道连自己都养不活,就没别的谋生法子?”曹可成无奈地说:“贤妻说得对。‘鸟瘦毛长,人贫智短’,你说我能做什么营生,我就去做。”春儿说:“你好歹读过书,这村前村后正缺个教书先生,坟堂屋又空着,不如收几个村童教他们读书写字,赚些学费,也能维持生活。”曹可成叹道:“‘有智妇人,胜如男子’,贤妻说得在理。”于是,他和村里的老人商量,召集了十几个村童,开始教他们读书写字。一开始,曹可成很不耐烦,但也别无他法,慢慢也就习惯了。从此,他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不再奢求其他享受。春儿还时不时地提起他以前的荒唐事,曹可成也不敢还嘴,回想起往事,常常默默流泪。他想着,当初那么大家业,莫名其妙就没了,更不用说春儿带来的财物,要是自己会精打细算,也不至于如此,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

就这样过了十五年。一天,曹可成进城时,撞见一个人,那人戴着乌纱帽,穿着黑皮靴,坐着轿子,前呼后拥,仆从众多,正在修补银带。那人认出了曹可成,下轿行礼,曹可成想躲都躲不及。两人在路上相见,互相问候近况。原来这人姓殷名盛,是同府通州人,当初和曹可成一起在国子监读书、一起分配官职,最近刚被选为浙江按察使经历,正要去赴任,风光无比。曹可成告别殷盛后,心情郁闷地回到家,对春儿说:“我的家业都败光了,只剩个监生的身份还算没败掉。今天看到通州的殷盛选上了三司首领官,去浙江赴任,威风得很!我和他当年一起分配官职,我的选期也到了,要是有银子去京城打点,说不定也能谋个一官半职。”春儿说:“别做梦了,现在饭都吃不上,还想着做官?”此后几天,曹可成一直羡慕殷盛的荣华,时不时就提起这事。春儿问:“想谋个官职要花多少钱?”曹可成说:“投入多,回报也多。现在这世道,就是中了科举的人,也得靠钱财上下打点,更别说监生想做官了。花的钱越多,就能谋个好职位,多赚些银子;要是再肯活动活动,还能多做几任官。花的钱少,就会被派到不好的地方,干个一年半载,就算升了官也是有名无实,连监生的本钱都赚不回来。”春儿又问:“好职位要花多少钱?”曹可成回答:“至少得一千两银子。”春儿叹道:“一百两银子都难凑,何况一千两?还是老老实实教书吧。”曹可成无奈,只能含着泪,继续去坟堂屋教书,真是“渐无面目辞家祖,剩把凄凉对学生” 。

一天半夜,春儿醒来,看见曹可成披着衣服坐在床上痛哭。她忙问原因,曹可成说:“我刚才梦见自己做了官,在广东潮州府任职。我坐在府衙大堂上,众多官吏前来拜见。我正喝茶,有个又瘦又高、长着几根黄胡子的官吏,捧着文书走到我面前,不小心碰倒了我的茶杯,茶水弄脏了我的衣袖,一下子就把我惊醒了。醒来想想,我现在一贫如洗,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当官了,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所以忍不住哭了。”春儿劝道:“你出身富贵人家,难道就没有几个能帮衬的亲戚?为什么不去借钱打点,谋个官职?要是真谋到了,以后也有机会还钱。”曹可成摇头说:“我从小不务正业,亲戚们都觉得我不成器,早就和我断绝往来了。现在我穷成这样,主动开口,谁会借我?就算肯借,我拿什么抵押?”春儿说:“你这次借钱是为了谋官,和以前挥霍不一样,说不定有人愿意帮忙。”曹可成觉得有理,第二天就去各个亲戚家借钱。可亲戚们要么闭门不见,要么说不在家;就算见了面,一提到借钱谋官,有的冷笑不回应,有的直接推辞没钱,只有少数念及情面,给了些小钱和米。曹可成满心失望,回去把情况告诉春儿。

他此时才明白,借钱竟是如此艰难,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持家。曹可成实在想不出办法,只是不停地哭。春儿见状,说道:“哭有什么用?没钱就哭,有钱的时候又不知道珍惜。”曹可成难过地说:“到了这个地步,连你都不相信我,更别说别人了!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只是可惜,辜负了你十五年的相伴。”春儿赶忙上前劝阻:“‘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天无绝人之路,你怎么能把命看得这么轻?”曹可成叹道:“蝼蚁尚且贪生,我怎么会不想活?只是我现在活着也没什么用,不如死了,省得拖累你一辈子。”春儿说:“别着急,你要是真能收心踏实过日子,我还有个办法。”曹可成急忙跪下:“我的好娘子,你有什么办法?快救救我!”春儿说:“我以前没从良的时候,结拜过十八个姐妹,一直没去看望过她们。现在为了你,我只能厚着脸皮走一趟。一个姐妹借十两,十八个姐妹就能凑一百八十两银子。”曹可成催促道:“那就请贤妻赶紧去。”春儿又说:“第一次上门,得准备礼物,得备十八份。”曹可成苦着脸说:“别说十八份礼物,一份都置办不起。”春儿也感慨:“要是我还留着一两件首饰,现在也能应应急。”曹可成听了,又忍不住哭起来。春儿责备道:“当初谁让你肆意挥霍,现在倒有这么多眼泪!你先去准备申请官职的文书,等文书办好了,去京城打点的钱,我再想办法;要是文书办不下来,一切都是白费。”曹可成咬咬牙说:“我要是办不好文书,就不回家!”话说出口,他才意识到,要办文书,在府县衙门上下都得花钱打点。他不好意思再找春儿要钱,只能去几个村童学生家里借钱。一分五分地凑,费了好大劲才凑到一点。要是放在十五年前,这点钱他根本看不上,可现在却如此艰难,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曹可成东拼西凑了二两多银子,前往江都县办理申请官职的文书。县里有个朱外郎,为人老实厚道,和曹可成早就认识。朱外郎知道曹可成如今落魄,便在众人面前替他说情周旋。最终,曹可成写下欠条,承诺等谋到官职、有了收入后,连本带利归还。曹可成满心欢喜,揣着文书往家赶,一路上不停地念叨着天地祖宗,只盼着妻子出去借钱能顺利借到。

回到家中,曹可成看到妻子赵春儿依旧坐在房里绩麻,家中景象十分冷清凄凉。他虽没说话,但心里慌乱不已,暗自猜想是不是钱没借到。一时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却又不敢声张。他拿着文书站在房门外,轻声唤道:“贤妻。”春儿听到声音,手中忙着绩麻,开口问道:“文书办得怎么样了?”曹可成这才迈步走进房门,从怀中掏出文书放在桌上,说道:“全靠贤妻福佑,文书已经办好了。”春儿起身拿起文书查看,心中暗想:“这呆子总算开窍了。”她看向曹可成,问道:“你真的铁了心要做官?只怕到时候我都叫不惯‘奶奶’这个称呼。”曹可成连忙说:“瞧你说的!我如今的前程,全仰仗贤妻帮忙。只是不知借钱的事办得如何?”春儿答道:“都已经去借了,就等你定好出发的日子,大家便会把钱送过来。”曹可成也不敢多问借了多少钱,赶忙跑到集市上,选了个好日子,回来告诉春儿。春儿听后,说道:“你去邻居家借把锄头来。”

没过多久,曹可成借来了锄头。春儿把绩麻用的篮子拿开,指着一块地说:“我嫁给你时,就替你准备了一顶纱帽埋在下面。”曹可成心里犯嘀咕:“纱帽埋在地下,还不烂掉?不过先顺着她,挖挖看再说。”于是,他挥起锄头,用力挖了几下,只听“当”的一声响,挖出个东西。曹可成吓了一跳,捡起来一看,是个小瓷坛,里面装着一些散碎银两和几件银酒器。春儿让丈夫拿到城里去兑换,看看能换多少钱。曹可成兑换完后,一共是一百六十七两银子,他拿着钱欢天喜地跑回家,双手捧给春儿,脸上满是笑容。春儿其实早就知道里面有多少钱,只是想试试丈夫,见他一分一毫都没有隐瞒,心里十分欣慰。她又叫曹可成再拿锄头来,把自己坐了十五年绩麻的小矮凳搬开,让他继续往下挖。这一挖,又挖出一个大瓷坛,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价值不下千两。原来,春儿早看出曹可成挥霍无度,便提前将这些财物偷偷埋下,十五年来每天坐在上面绩麻,从未透露半点风声,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奇女子!曹可成看着这么多财物,不禁流下泪来。春儿问道:“官人为何伤心?”曹可成感慨道:“想到贤妻这十五年辛辛苦苦,粗茶淡饭,没想到还藏着这份心思。都怪我曹可成不成器,连累你跟着受苦。今日说什么也得拜谢贤妻!”说完,便要下拜。春儿急忙将他扶起,说道:“如今苦尽甘来,往后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共享荣华了。”曹可成说:“如今盘缠足够,我进京听候选派官职,留你在家孤孤单单。不如你和我一起进京,遇事也能有个商量。”春儿点头道:“我也放心不下,这样最好。”于是,两人收拾好行李,雇了两个童仆,租了船只,一同前往北京。正所谓“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命运的转机已然到来。

到了北京,曹可成找了家店房,安置好家眷,便到吏部递交文书。因为手头有银子打点,很快就被选了出来。他的第一份官职是福建同安县的县丞,不久后又升任本省泉州府的经历。在妻子春儿的帮助下,他做官政绩出色,名声远扬。后来,他又通过花钱疏通关系,谋得了公私两利的机会,升任广东潮州府的通判。恰逢朝觐之年,太守进京,同知和推官的职位都空缺着。上司认为曹可成有才能,便把府印交给他掌管,选定日子让他升堂处理政务。

升堂这天,官吏们参拜完毕,门子献上茶水。曹可成刚要端茶,有个外郎捧着文书走到公座前,不小心碰翻了茶杯,茶水溅湿了他的衣袖。曹可成正要发怒,仔细一看,这外郎又瘦又高,长着几根黄胡子,猛然间想起几年前做过的一个梦,眼前的情景竟和梦中一模一样。他这才明白,自己的前程命运早已注定,并非偶然。那外郎惊慌失措,赶忙磕头谢罪。曹可成好言安慰,没有丝毫怒意,满堂上下都称赞他度量大。

当天退堂后,曹可成向春儿讲述了梦境应验的事。春儿听后也十分惊讶,说道:“照这个梦来看,官人你的功名恐怕就止步于这个职位了。想当初,你在坟堂里教村童读书,衣服破旧,食不果腹;如今做了三任地方官,官至六品大夫,作为一个监生,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老话说‘知足不辱’,官人不如急流勇退,回乡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曹可成觉得春儿说得在理。他坐堂办公三天后,便以生病为由申请辞官。上司因潮州府暂时无人掌管印信,没有批准他的请求。曹可成只好勉强继续任职,就这样又当了半年知府。等到新官上任,交接完印信的第二天,他再次递交了退休的文书。上司见他辞官态度坚决,最终批准了。当地百姓得知后,数千人前来挽留,拉着车辕,躺在道路上不让他走。曹可成一一安抚,随后夫妻二人衣锦还乡。

曹可成三任官职下来,积攒了数千两银子。他赎回了从前的田产房屋,在曹家庄重新兴旺起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官宦世家。曹可成能改过自新、成就一番事业,多亏了赵春儿的全力帮助。后人写诗称赞道:“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妮妮铁锤

傲娇女神爱上我

爱吃荞麦面扒糕的沐紫

巫界征途

北辰之影

腰吻!错撩太子爷,日日火葬场

九月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