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灵修班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灵修班,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植从那天与涂惟喝酒回来后就失去了自由。被迫洗心革面,早上起床练刀法,然后就是背书。
便宜老妈冯氏每天坐在家门口,看到有人来找杨植就冷着脸夹枪带棒地指鸡骂狗,搞得锦衣卫里的百户、其他的总旗小旗都躲着袁守诚家走。
每天冯氏去买菜,都把杨植关在家里,大门锁好。回来后就拎着猪或羊的尸块,恶狠狠地在厨房里剁着,冯氏手底也是见真功夫的,腕力十足,运刀如飞。然后饭桌上就出现红烧排骨、红焖羊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天杨植正在背《论语》,赵大张二鬼鬼祟祟地来到门口,在大门前探头探脑。
冯氏在院子里洗菜,看得真真的,喝道:“你们两个鳖孙在门口干嘛?”
赵大趄进门内,说道:“大姨,是公事,说几句话就走。”
杨植从屋内走出来,对冯氏说:“娘,不耽误读书,我就当换换脑子,休息一下,不出门。”
赵大张二赶紧溜过台阶,对杨植说:“总旗,我们已经加入红花教了。”
杨植眼珠转了转,对张二说:“你去请夏师爷来。”
过一会夏师爷很不高兴地来了,口中说道:“年关将至,本师爷很忙的!有什么事不能到衙门说?劳烦本师爷跑一趟!”
杨植冷哼一声:“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真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收拾书箱好过年!本总旗夏天秋天为大明奔波在外,快过年也不得闲,我又说了什么?”
夏师爷气势顿挫:“县衙都说你在家读书准备来年二月县试,你请我来,莫非是想让我辅导你?”
杨植长叹:“凤阳府几十万人民的安危系于我一身,你却对我冷嘲热讽!”
府尊老爷的谱都没有这么大!夏师爷习惯了杨植大言不惭,此时只想问一句:阁下贵姓?
杨植一挥手:“你没有发现凤阳府平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吗?此刻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只待一个火折子就会爆燃!”
夏师爷想了想,不确定地问:“你是想说红花教?”
杨植把赵大张二拉过来:“你们对师爷说说红花教的事。”
赵大吞吞吐吐地说:“我觉得红花教挺好的。只要交二十个铜子就可以入教,捐献全凭心意。入教后都是兄弟姐妹,互帮互助,我和张二这段时间做货郎生意,比百户还挣得多。”
夏师爷不解:这有问题吗?
大明和历代王朝一样,皇权不下县,大部分民事秩序全靠一个个的自治组织维持,华夏历史上本来就一直有民间互助会的。
杨植对赵大恨铁不成钢,咤道:“你懂什么,哪有坏人把坏字写在额头上的!总得要给你甜头,再给你许下死后上天堂的愿望,你才心甘情愿为他们去死。”说着转向张二:“说说你的看法!”
张二察言观色,见杨植脸色不豫,说道:“我看红花教非常可疑,救危济困,分明是收买人心!教众多有捐献钱财,请来教主开光过的弥勒佛像、红花经回家去供奉,这手法很像白莲教。”
夏师爷把这几人的言谈举止瞧得分明,真踏马的浪费时间!锦衣卫想立功想疯了,要把良善百姓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大兴冤狱!当即冷冷地说:“民不告,官不纠。如果没有人来官府告红花教骗钱伤人、采生折割,县里是不会管的。你们锦衣卫虽然是司法机构,但凤阳县决不会由你胡来。”
杨植没有办法,红花教这一套,自己前世见多了。但此时红花教罪迹不显,大明的政治正确之一就是结社自由,眼下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安一个罪名把红花教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冒然行事,导致民情汹汹,陆知县决不会允许。
这就是料事在先的悲哀!
杨植无法,对赵大张二说:“快过年了,估计红花教会消停一会。你们两个在教中努力,争取升上几级。或者利用货郎的身份当个交通员也不错,多了解他们的组织架构!”
赵大张二听到几个新鲜词,大致也猜到了意思。张二气愤地说:“一个外乡人跑我们凤阳来插旗,也不来锦衣卫拜码头,这是不把中都锦衣卫放在眼里!不管他们有没有犯事,都不能放过他们!”
夏师爷三观尽毁:这哪是锦衣卫,简直就是黑社会!
杨植一摆手,对赵大说:“你去太白酒楼订几个上等菜送给客栈的涂老爷,告诉他我被父母关在家里读书,准备明年小三关,恕我不能尽东主之谊。”
赵大应一声走了。杨植见赵大离开,拍拍张二的肩膀,对张二说:“赵大多疾,汝当勉励之!”
夏师爷一阵恶寒,他已经习惯杨植经常说一些无君无父的话。当下懒得多说一句,摇摇头也不告辞转身离去。
张二讪笑说:“总旗,我听过《燕王扫北》、《靖难英烈传》的评书,你刚才那句话,很敏感。”
杨植打了一下张二的头:“等老子考上秀才,说什么都不是事,你没见那些士大夫天天编圣上的小段子?
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你们一定找出他们的罪证来。”
赵大离开杨植家来到太白酒楼,点了四荤四素,饶了一壶老酒,都挂在杨植账上,拎着食盒去客栈找涂惟:“涂老爷,我家少爷关在家里读书,准备明年二月的县试,他送来四色菜品,请涂老爷慢用。”
涂惟感叹说:“杨小哥有心了。你替我谢谢你家少东家。”
赵大把食盒放在屋内桌上正要转身,瞥见桌上有一面小旗子,旗上绣一朵红莲花,花下是一片绿荷叶,荷叶下是一条白藕。赵大心中一动,问道:“涂老爷,这个是什么旗?”
涂惟笑着把旗子收起,说道:“近日有朋友送我的,说是淮河南北兴起红花教,此旗就是红花教令旗,只要我遇到困难,就展开此旗,定有贵人相助。
这旗意喻红花绿叶白藕,儒道释三教一家。你是凤阳人,应该听说过。”
赵大“哦”了声,说:“不瞒涂老爷,我和张二也是在教的,在红花教任跑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