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新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大理古城,神级紫荆花牧场,劫后新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诺邓火腿这么好吃,那我为什么不在紫荆花牧场也弄出属于自己的火腿呢?
中国有三大名腿,宣威火腿、金华火腿、如皋火腿......诺邓火腿也不过可以与之相比而已,凭什么他紫荆花牧场有那么好的天时地利人和,就不能做出一款属于自己的火腿呢?
他的牧场里有饲养正宗的中国黑猪,喝的是掺了空间泉水的牧场湖水,吃的是牧场里旺盛的牧草、自己种的谷物、还有各种香喷喷的水果......饿的时候就吃,乏的时候就睡,闷了可以撒开蹄子随便跑,像风一样的奔跑都没关系,反正牧场足够大。
这样饲养出来的黑猪,它的肉质足够细腻,弹性足够又不会感觉到柴,没有一丝猪肉的腥臊味,反而带着牧草、谷物和水果天然的清香味,不论是煮着吃,炒着吃,烤着吃,炖汤还是煎炸猪排,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想来用这种猪的猪腿来制作火腿,腌制风干藏他个三年五载的,肯定会比什么三大名腿,世界十大名腿之类的,还要美味的多,也香的多吧?
嗯,这应该是个好想法,不过也仅仅只是个想法,他晋大牧场主的想法多了去了,之前还想要在牧场弄一个美食街呢,把中华各个地方的著名小吃都集中在一起,可是到现在不也还是个想法而已?
想法嘛,随时都可以有,不过真正要去实施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反正他现在一没时间,二没足够的人手,先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好了,等他订完婚了,忙完这一堆乱糟糟的事了,再回过头来梳理这些东西吧。
钱他有的是,现在唯独差的就是时间了。
哎,如果一天能有36个小时就好了,那他就可以利用剩下的12个小时干好多好多事了。
可惜了,一天只有24个小时。
药师殿、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罗汉堂、转经筒、金刚杵、财神殿、高僧殿、祖师殿......这些地方接下来晋阳他们有些远远的望了一眼,有些干脆连路过都没有,就这么急匆匆的算是逛完了整个崇圣寺。
倒是寺中养的很多白鸽子吸引了两女的注意,这些鸽子颇有些纽约公园或者广场那些鸽子的样子,洁白如雪,红色的小脚和小嘴看起来煞是可爱,又丝毫不怕游客,还特别的机灵,烟儿只是买了两包五块钱一袋的鸽粮便享受到了群鸽环绕的惊喜。
“老公,快,快点帮我们拍照,要把这些鸽子全拍下来哦,还有啊,不要乱拍,要拍我们给鸽子为食的照片,还有抚摸亲近的照片......”手上拿着鸽粮尝试着喂了几下,感觉自己已经不被这些鸽子排斥了,烟儿便迫不及待的让晋阳帮她和晋妍拍起照片来。
这种时候是最适合拍照的了,洁白的鸽子象征着美好,她们就是两个降临凡间的仙女儿,在临近午间温暖的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么长时间的摄影总算是没有白学白练,晋阳如今的拍照技术也是日益看涨,从以前的只知道拍人,到现在懂得各种光线补偿,立体感、整体感......懂得一张照片具体要突出什么......
拍完了照片,这趟崇圣寺之行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吃斋饭被无情的PASS掉了,按照向导大叔的话来说,现在不是吃斋饭的好时候,人太多太杂,就算是想吃也吃不到什么名堂。
一是人多,二也是人多,寺庙的厨房估计也忙不过来,晋阳几个又不是非要吃斋饭不可,也就不和那些真正的香客佛教徒们抢饭吃了。
况且崇圣寺的斋饭也就那样,既算不上出名,也没有多好吃的样子,大叔说了,如果非要吃斋饭不可,还不如去寂照庵吃斋饭,定期免费还不用烧香,多文艺范儿!
算了,还是去大理古城吃好吃的吧,早就听闻那里有很多地道的当地美食了,从这里开车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吃完了下午还能在那边逛一会拍点照片。
大理古城,它和大理这座城市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它只是大理的一小部分,又名叶榆城、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其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距离崇圣寺三塔也不过1.5公里左右的距离,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南城楼,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
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