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当名人的烦恼
无盐不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当名人的烦恼,穿成男主的美貌薄命亲妈,无盐不甜,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雷主任眼前顿时一亮,这毛呢大衣是藏蓝色的,他们商店里有卖的,颜色并不出奇,可是做成大衣往年轻姑娘身上这么一穿,加上丝巾的衬托,果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半信半疑:“你穿的这件真的不是买的成衣,是自己家做的衣服?”
“当然了,其实有些外面卖成衣还比不上她们做的好呢,有空的时候我嫂子也会给服装厂做运动服,人家可是熟手。”孙宝珠对大嫂的手艺没有丝毫怀疑,毕竟是婆婆亲自教出来的。
十二月初还发生了一件事,而且这件事让秦凤兰、董秀珍和卓云乔等人在整个师甚至全省都成了名人。
王旭琳写的那篇纪实性文学作品发表了,除了在他们《绿洲》杂志上刊登了全文,省报也就此发表了评论文章,在报纸、杂志作为主流媒体的八十年代初,顿时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由于那是一篇纪实性作品,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前进团场和那里的故事一下就被传遍了全省。
自然而然地,作品中的几位女性典型,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人物。
为此师宣传处专门召开了全师宣传部门工作会议,要求所有团场大力宣传这部作品,因为它生动反映了两代兵团女性的真实经历,不仅对女同胞有很好的模范作用,也提醒了广大男同志,绝不能忽略另外半边天对边疆发展建设做出的贡献。
熟悉这几位女性典型的人引以为豪,逢人就问:“你看报了吗,看《绿洲》了吗?”
前进团场还特意将样刊、样报张贴在公告栏上,让那些没有订阅报刊的人也能阅览全文。
前进团场的学校也组织了师生学习、阅读,因为这文章里写的奶奶、阿姨就在他们身边,要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和理解她们,不能因为她们中间有些人没有所谓的正式职工身份而小看她们。
秦凤兰是认字的,作为文中的人物之一,宣传科专门给她送去了样刊和样报,她一字一句读了好几遍,贫乏的语言难以形容她内心的激动,她体会到了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感动,也有对往昔岁月的无限追忆,或者还夹杂着一丝莫名的遗憾。
董秀珍识字不多,外孙女张红自告奋勇地给她朗读,听着听着,她的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作为一个家属,她从来都没想到过,自己到了这把岁数,竟然成了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在这些人物中,只有卓云乔,对于这部作品里为她用了那么多笔墨而深感不安,可她的经历也确实代表了第二代兵团人,所以王老师的立意是准确而恰当的。
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兵团二代,小时候要么跟着父母从内地颠沛而来,要么在老家忍饥挨饿等着父母去接他们,现在他们已经逐渐成为了建设兵团的中坚力量。
卓云乔作为一个女性,少年时代没读多少书,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却又不甘心没文化,于是通过自学,从一个高小毕业生到取得高中毕业证,这就能激励很多年轻人重新拿起书本学习。
再加上她面对所谓的不公平待遇因文化水平而离开宣传科,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立足当下,发愤图强,建厂子,搞创新,带动一大批家属就业,还能给团场创收。
王旭琳采风的时候卓云乔还没调去师部,所以后来她在商业处做的那些事没有写在文章里,但她的新领导和新同事是亲眼目睹的,谁能不佩服呢?
面对大家的赞誉,卓云乔起初是有点惶恐的,不过她也很庆幸,王老师没有因为增加可读性就把她曾经勇斗歹徒的事也写进作品,真要是那样写的话,就显得太夸张了。
可是世上的事往往如此,怕什么偏偏来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