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炳勋在抗日期间为什么会投降?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庞炳勋在抗日期间为什么会投降?,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变老的一个特征是,不知不觉中,总爱回忆。
庞炳勋就是这样。
1941中原会战期间,他驻军河南林县,动不动就给下属训话,说自己年轻时多能耐,10几岁当兵,临沂打板垣钢铁师团,打得他抱头鼠窜,后撤90里闭城不出,一战全国闻名,震惊中外,得了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令……
这段故事,在他的24集团军中,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
集训时讲,开会时讲,给个别人谈话时,还讲。而且讲的时候,还要卫兵搬一块儿砖头放在自己脚下,垫平自己的瘸腿,以立正军姿的讲。看谁不注意听,下去找他还再讲一遍。
一次两次大家还能听进去,时间长了,大家耳朵磨出茧,一听说他讲话都害怕,军中传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总司令来讲话。”
老汉空提当年勇,唯留嘴上昔日功。此时的庞,年逾花甲,驻防后方,因年迈体衰,变得心无斗志,老奸世故。表现之一,就是光说不做。
台儿庄战役中,老庞确实是打败过板垣征四郎,但之后驻华北,当上河北省主 席和24集团军司令后,他的心境就大变了。
山东台儿庄之战,是他的外出援战、抗日成名战,首次参加大规模的抗日会战,官兵有士气,全国关注,此战他是拼了十二分的力气去打,打得一将功成万骨朽。
而驻华北后,他第一次当上省主 席,主要任务变成了防守、稳地盘。彼时华北,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有敌有我,有真有假,有政治有阴谋。
抗日,对这个老油条来说,就别指望了。
他的内心想法是:抗不好就把自己的地盘抗没了,还没有完成国民政府交给的任务,所以啊,这个抗日,对我庞某来说,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廉颇老矣……
二、冈村宁次的鬼主意
1941年7月,东京。
东条英机当上陆军大臣后,第一个提拔的大将,就是一直在中国打仗的中将,冈村宁次,给他的新职是:华北方面军总司令。
东条告诉他,华北的任务,是一个中心两个手段。
一个中心就是扩大占领区即“治安区”,两个手段一个是打,一个是拉。
打,就是扫荡,拉,就是劝降。
这工作,冈村做得令大本营相当满意。
他之前的华北方面军总司令,是多田骏,以静态防御为主,结果被我抗日军队打得焦头烂额,手下一个中将阿部规秀命丧战场,成为全面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命丧中国的中将,震惊国内外。
所以,冈村此次上任,就吸取了多田的教训。
他把几年前在东北实施的那套战术拿了过来,圈“人圈”,挖濠沟,封锁村庄,阻断抗日军民 联系,发起“百万大战”。
他还发明了“铁滚扫荡法”,一时间,华北“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
期间,冈村邀180个日本军官来观摩他的扫荡新法,但意外被我军成功伏击,当场全歼,这令冈村脸面全无。其实这就是亮剑里面李云龙歼灭日军观摩团的场景。只不过亮剑里的场景是根据这个故事所虚构出来的。
冈村扫荡的同时,开始悄悄劝降。
其思路是:厚礼相劝,先礼后兵。
比如,在劝降阎氏晋军时,当他闻听对方提出要30个团的装备,他立马答应,让人传话给阎:给他50个团的装备,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枪有枪,只要他投降。
口头支票不缴税,先易旗再说。投降后,就由不得他了。
按照这个思路,劝降工作进展很快。据冈村回忆,整个日中战争期间,非蒋嫡系的降日杂牌军,共约40万人,而华北就占了3/4。
冈村在回忆录中说,这些地方军,大多是各派系的旧军阀,对国民政府未必忠心,所以诱降“非常奏效”。
其中最大的投降军队,就是24集团军、河北省主 席庞炳勋。
三、孙殿英的坏主意
1943年4月,冈村宁次又调5万人大扫荡,其主要目标,就是久劝不降的24集团军庞炳勋。
他兵分东西南三路,向太行山区的庞炳勋部扑来。
老庞故伎重演,一个字,跑。
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打不过我就跑,反正是不能倒。
他立即通知部下向陵川县山区转移。
4月底,庞炳勋的下属、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在林县辉县交界地鹿岭被日军包围,率先投降了日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