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9章 皇帝的旨意,哈哈哈,大唐,微微的薇,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二走了,颜白回了长安。
长孙皇后却在仙游住了下来。
跟着长孙皇后一起住下来的还有五百陌刀军,少府监左监陈萦为陌刀军校尉。
与此同时。
楼观书院马场的战马神不知鬼不觉的激增到七千匹。
只要长安有问题,一声令下,书院学子,加上仙游县的老兵,瞬间能拉起一支五千人的精兵。
颜白不敢揣测皇帝的意思。
但二囡的意思是这是皇帝的后手,防书院学子,也在防备长安城中权力最大的房玄龄。
如此,颜白就明白了长孙皇后为什么要在仙游这里调养身体了。
长孙皇后是李二最大的软肋,李二走了她就最大,她不在长安,而是在仙游,这就是皇帝的一张底牌。
这么安排就说的过去了。
李恪跑了,带着李泰追李二去了,拦都拦不住。
说什么要去辽东给自己的父皇当下马的墩子。
李恪越来越聪明了。
他始终把自己的一切心思都搁在李二的眼皮子底下去进行。
尉霖也走了,他跟着李恪一起走的。
惹得红泥都哭肿了眼睛,她担心尉霖,更害怕辽东这个地方。
辽东那里埋葬了太多的枯骨。
李元嘉知道师父颜白也要走,一个人回到长安王宅,准备去好好地看着自己的那些兄长和弟弟。
十月二十八,朝会。
朝堂上没有皇帝,没有太子,只有早早到来的房玄龄一脸严肃,带着全体官员开始朝会。
为了防止萧瑀和房玄龄吵架,从而导致派系的争斗。
第一道旨意的大意是。
洛阳为天下之中,乃大唐要地,不可忽视,命宋国公萧瑀镇守东都洛阳,直接把两人分开。
第二道旨意,太子定州监国,高仕廉代行太傅之职;刘洎,马周,张行成,李崇义,高季辅等人辅佐太子。
授李勣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当了一年兵部尚书的李绩又升官了,兵部尚书一职位又空了下来。
颜白依旧是左侍郎,但颜白无尚书之权,调动不了折冲府。
兵部之事自然要先汇报皇帝,李二依旧把军权握在手心。
而因为参与李泰谋逆一事,被贬的韦挺再度被提拔起来了,负责门下省,专门负责大军粮草之事。
(ps:旧唐书·卷七十·列传第二十》:十九年,将有事于辽东,择人运粮,周,又奏挺才堪粗使,太宗从之。)
说来好笑,韦挺要拜相的时候,被马周弹劾其是刚愎自用,不是任宰相的人,于是不了了之。
这一次他再度被提拔还是马周。
马周亲自举荐,马周说韦挺的才能很胜任粗活,李二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点了他。
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李二再用韦挺不是因为他的才能,而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以马周举荐之名,解开他和马周的矛盾。
第二个原因就是,韦挺的父亲曾担任隋朝营州总管负责筹划治理过高句丽,韦家有高句丽的山川地图。
其实这个原因才是根本的原因。
至于,马周和韦挺的矛盾,只不过是皇帝拿来卖个人情,顺水推舟而已。
这些都是大兄一点点掰开来,揉碎了讲给颜白听的,讲完了之后他就跟李二一起去洛阳了,这一次他也去辽东。
至于他为什么提前知道旨意。
因为这些圣旨都是他和许敬宗写的。
(ps:定州,现在的河北省定州市。)
第三道旨意,皇帝亲自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命内侍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群臣哗然。
直到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侯君集一案中。
魏征生前大力举荐,并说他有宰相之能的中书侍郎杜正伦有问题。
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杜正伦被贬。
他这一去,京兆杜家最后的一位实权族人没了,杜家现在彻底没人了。
有人说还有杜行敏。
殊不知,靠着平叛齐王之乱而起来的南阳郡公杜行敏,虽位列郡公之位,但郡公之位还只是一个虚封而已。
(ps:魏征之事的史料放在作者说,字数有点多,免得水。)
李二怀疑,侯君集一案中魏征有参与。
李二自认待魏征不薄,魏征为何要负心于他,盛怒之下,亲自写出的旨意。
这道旨意一出,颜白挽起袖子就要打褚遂良,群臣再次哗然,不过都是聪明人,眼珠子一转就知道颜白这是为了什么。
褚遂良这家伙真的喜欢打小报告,魏征把自己写好的谏辞给他看。
褚遂良知道后转身就把这些告诉了李二,在魏征一事上火上浇油。
颜白要打褚遂良不是因为他“打小报告”。
而是他是史官,是起居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