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一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李臣仙挥笔一书,命随从护送李莫妻儿去长安……,浮萍千里飞天下,清荷一朵,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日,李臣仙路经一个县城,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慌慌张张的跑。
\"抓住他们,抓住他们……\"身后传来吆喝声。
妇人跌倒,男孩哭了起来,妇人紧紧的抱着他。
李臣仙扶起他们,问:\"大嫂,发生了什么事?\"
妇人惶恐的哭了起来,\"不要,不要,不要啊……\"她显然是吓懵了。
李臣仙感到非常奇怪,\"大嫂,你抬起头来,看着我,好吗?\"
妇人听他口气温和,方才抬头,是位很有几分丽色的少妇,双眼含满着泪水。
李臣仙问她叫什么名字,何事惊慌。
妇人撩开脸上乱发,哭泣,\"奴家帅忆夫,因上有老母,下有娇儿,生无着落,就向姨表兄借了点银两,维持生计。不料,没有十天时间,他就来催债。只因利息太高,无法如数偿还。他竟逼奴为妇,奴家誓死不依,遭他侮辱,婆婆苦苦哀求,被他活活拖死……呜呜……\"
李臣仙惊道:\"竟有这等霸道的人?只不明白你丈夫为什么不出面阻拦?\"
帅忆夫哭道:\"奴夫与人走了……\"
帅忆夫的姨表兄宗政带着十几个家奴赶来,凶相十足,不容分说,抓住帅忆夫就走。
顿时,娘亲叫儿子,儿子要娘亲,哭成一片。
李臣仙拦住宗政,\"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
宗政凶神恶煞道:\"王法?在这里,老子就是王法!\"
李臣仙道:\"藐视王法,你会遭报应的!\"
宗政不以为然,\"我就藐视王法了,你能把我咋的?\"
帅忆夫喊:\"救命,公子救命……\"
李臣仙道,\"大嫂,你尽可放心去,我一定会救你出来的。至于你的孩子,你也不必牵挂,我会照顾好的,我一定会让你母子团聚。\"
宗政暴吼:\"你小子算哪路人物?竟敢夸下这般海口,找死!\"
他举棍打来。
李臣仙将身一偏,抬起一腿,将棍子踏在脚下,任凭宗政怎样使力,也抽不动半分。
宗政跳起,\"这是老子的地盘上,你小子敢耍手段,真是跳蚤上灶,活得不耐烦了!\"
\"你的地盘?谁允许的?\"李臣仙一冷笑,\"你只管将她带去,但是你如果胆敢动她半根毫发,我定饶不过你!\"说罢,他将腿一松。
宗政摔了个仰面朝天,忙爬了起来,拖住帅忆夫,带着爪牙悻悻而去。
李臣仙吩咐手下好好守护小男孩,他则一径往县衙去,声言要见县太爷,被两个守门人举刀驱赶。
他一抓刀把,一推一送,两个守门人倒在地上。
他跃上台阶,\"嘭\"的一掌击在大鼓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县府后花园。
牛县令正搂爱妾饮酒作乐,听到鼓声,不作理会。
李臣仙又是一掌击去,鼓裂两半。
牛县令听到鼓声怪异,吩咐丫环去看个究竟。
李臣仙见出来一位黄衣少女,就说他要见县太爷,叫她去通报。
丫环道:\"我家老爷有事,不见任何人!\"
李臣仙道:\"妹子,我是牛太爷亲戚,他一定会见。\"
丫环笑了,\"我家老爷的亲戚哪一个不是阔少官达,哪有似你这种孤身一人的?\"话虽这般说着,人还是去后花园复了话。
爱妾喝道:\"你听他放屁,是亲戚就得有个字帖先来!\"
丫环只得又向李臣仙复了她的话。
李臣仙冷笑道:\"你家老爷好大的威风!好了,不麻烦你来回走动了,我亲自去。\"话毕,他举起了门前的石狮。
丫环见他就这么举起了那尊偌大的石狮,惊吓得两眼发直,双脚打颤。
牛县令正哄小妾,忽有石狮飞来,酒桌被砸。
他惊慌看时只见一少年怒目含威站在面前。
李臣仙道:\"狗官,若在平时,你三拜九磕,我也不会领你的情。现我击鼓,望你申冤,你若不速速办理,我将你县府夷为平地!\"
牛县令吓得立即整装升堂。
他一指李臣仙,\"你是什么人?见本官为什么不跪?\"
李臣仙笑道:\"应该跪的是你而不是我!\"
牛县令想不到这个人比他的姓还牛,命令手下绑他,却没有一个能移动他半分。
但见李臣仙双臂一展,几个士卒一齐跌倒。
李臣仙一副笑嘻嘻的样子,\"饭桶,十足的脓包!\"笑毕,逼视牛县令,\"狗官,见着本皇子,还不快跪,大胆!\"
\"皇子?\"牛县令将他全身上下打量一番,忍不住取笑:\"哪个皇子王爷不是富态身体?从没见过似你这般从干旱中走出来的人能做皇子!哪一个皇子不是头戴紫金冠,身穿绸缎华衣?从没听过哪个皇子会似你这般寒酸!\"
李臣仙哈哈一笑,\"菩萨不求大只求灵,衣饰朴素,生活勤俭是本皇子的风范。\"
牛县令认为他一派胡言,命令手下将他轰出去。
士卒们尝过他的厉害,无一敢前。
牛县令怒将金堂木甩向他。
李臣仙两指夹住,指一弹,金堂木入壁三分。
他取出护身符,照牛县令一亮。
牛县令见证,知绝对假不了,吓得连磕响头,卑躬屈膝。
李臣仙蔑视之极,口中却笑:\"本皇子念你磕头磕的响,起来回话。\"
牛县令哆哆嗦嗦的站着,牙磕牙,\"不知皇子状告何人?\"
李臣仙道:\"本县首富宗政冤杀老妇,强抢民妇,我就告他!\"
宗政横行四处,早用金银打通衙门内外,所以一直目无法纪。
牛县令受了他的太多贿赂,任他胡作非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