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故事
靖字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故事,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靖字辈,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老太生于图云关的深山之中,那是一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她的亲生父亲曾是湘军的一员,随着救护队从长沙一路辗转到了贵阳。然而,命运弄人,1944年,父亲在独山的战火中牺牲,连尸骨都未曾找到。她的母亲是救护站的一名护士,温柔而坚韧。听她的养母后来提起,母亲在得知父亲死讯后不久,便因悲痛过度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时,她不过两岁多,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养母生前在救护队里负责炊事,总是将她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到了1945年,救护队准备从图云关撤离,前往重庆。然而,养母因为要照顾她,最终没有随队离开,留在了这片深山中,继续守护着她。
这是唐泽他们在西江苗寨听梁老太讲的故事。
而在真实的故事中,梁老太的母亲之所以忍痛抛下年仅两岁多的女儿随丈夫离去,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痛心的往事--这个孩子是她被一名日本战俘强暴后所生。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许多无辜百姓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那名犯下罪行的日本战俘后来被救护站的士兵们抓住机会处决,而知晓这段隐秘往事的人们,出于对受害者的保护和对逝者的尊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守口如瓶,将这个秘密深深埋藏在心底。
梁老太本名梁莹,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尽管她的养父母都是没读过书的普通百姓,但他们深知读书识字的重要性。救护站撤离时留下的各类书籍,都被他们细心保存下来,成为梁莹童年时最好的伙伴。在那些泛黄的书页间,她找到了慰藉与知识的源泉。由于她是烈士遗孤,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她们一家诸多照顾,梁莹三岁时,便有村里的老先生为她启蒙,教她识字读书。
孩童天性活泼,梁莹小时候也常和村里的伙伴们嬉戏玩闹,躲猫猫是他们最爱的游戏之一。然而,命运往往在最不经意的时刻揭开残酷的真相。有一次,小梁莹为了躲藏,钻进了院中的一口大水缸里。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她无意间听到了养父母的低声交谈,这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原来,她的生父竟是一名日本侵略者。这个沉重的秘密如同一块巨石,从此压在她幼小的心灵上。
正因如此,当她在那些遗留的书籍中发现了一些与修行相关的古籍时,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默默地研读、练习。或许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又或许是为了找到某种解脱,她日复一日地钻研,直到后来真正掌握了其中的奥秘。然而,即便她已修炼有成,她也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展露过,始终将这个秘密连同自己的身世一起深藏心底。
就这样,时光流转,梁莹平静地生活着,直到她二十六岁那年……
那几年的日子,对所有人来说都格外艰难。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许多人因出身、经历或过往的某些牵连而被反复审查、批斗,甚至遭受无端的迫害。梁莹的养父母本就活得小心翼翼,尤其是他们曾经在救护站工作过,这段经历成了他们无法摆脱的“污点”。每当风声紧时,他们就会被拉出去训话,被扣上“反动分子”的帽子,遭受无休止的羞辱和折磨。家里的粮食被克扣,工分被削减,邻居们也渐渐疏远他们,生怕被牵连。
此时的梁莹,修行已有小成。她的灵识敏锐,六时通达,即便隔着厚厚的土墙,也能清晰地听到养父母压低声音的争执。起初只是几句抱怨,随后语气越来越激烈,最后变成了压抑而绝望的争吵。
“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饿死!”养父的声音沙哑而颤抖,“他们说了,只要能立功……只要我们交代清楚梁莹的身世,我们就能有一条活路……”
“你疯了?!”养母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是我们的女儿!你怎么能……”
“她根本不是我们亲生的!”养父低吼着,像是要把积压多年的恐惧和愤怒一股脑倾泻出来,“这些年我们够对得起她了!现在连活命都成问题,你还护着她?!”
“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出卖自己的孩子!”养母的声音坚定而悲凉。
随后,争吵变成了推搡,推搡又变成了撕打。梁莹起初只是愣在原地,心中一片茫然。她早已知道自己并非亲生,但从未想过,这个秘密竟会在这样的时刻被血淋淋地撕开。直到一声闷响传来,她才猛然惊醒,冲进屋内——
然而,已经晚了。
养母倒在血泊之中,额头撞在桌角,鲜血汩汩流淌,染红了她的衣襟。而养父手里攥着一把柴刀,眼神凶狠而混乱,在看到梁莹的瞬间,恐惧和疯狂同时在他眼中燃烧。
“都是你……都是因为你!”他嘶吼着,举刀向她扑来。
梁莹没有动。
普通人面对修行者,往往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念头,一个眼神,生死便已注定。
养父的刀没能落下。他的身体僵在原地,瞳孔骤然收缩,随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再无声息。
屋内一片死寂,只剩下血滴落在地的细微声响。梁莹静静地站着,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她没有哭,也没有愤怒,只是冷静地审视着眼前的一切。随后,她动手布置了现场——养父杀害养母后,因悔恨而自尽。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不会有人深究。
第二天,村里人发现了这桩“惨案”,唏嘘一番后便草草了事。动荡年月,人命如草芥,谁又会去追究一个“畏罪自杀”的反动分子的死因呢?
而梁莹,依旧沉默地生活在村子里,像一株野草,顽强而无声。她继续修行,继续等待,直到她三十四岁那年——命运的齿轮才再次转动。
梁莹的身世,隐藏着一段被战火掩埋的隐秘。她的生父并非寻常人,而是日本黑龙会核心家族——石川家的嫡系血脉。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这样的身份既是荣耀,也是枷锁。知晓这个秘密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最关键的一人,是当年与石川家嫡系一同被俘的同僚。战争结束后,那人侥幸从死亡边缘爬了回来,拖着残破的身躯回到了日本本土,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数十年不曾提起。
而石川家的命运,在战后的岁月里急转直下。作为军国主义的核心势力之一,他们遭受了清算与衰落,嫡系成员在战争、审判和流亡中接连凋零。二十年后,曾经显赫的石川家几乎绝嗣,只剩下几个旁支勉强维系着家族的名号。就在这个家族濒临消亡的时刻,那个知晓梁莹身世的旧人终于想起了她——石川家遗落在外的血脉,或许是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
当动荡的年代终于过去,社会逐渐恢复秩序,黑龙会的触角便悄然伸向了这片曾经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他们带着隐秘的任务而来,很快便找到了梁莹。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梁莹表现得出奇冷静。她早已从养父母的悲剧中学会了隐藏情绪,也深知自己的身世背后必然牵扯着复杂的利益与阴谋。黑龙会的人恭敬地向她行礼,低声陈述了她的真实身份,并诚挚地邀请她前往日本,继承石川家的一切。
然而,梁莹拒绝了。
她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太多,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被轻易动摇的女子。但黑龙会的人并未察觉,在她深邃的眼眸深处,一颗黑暗的种子已然悄然萌芽。她并未完全排斥这些人的到来,反而从他们的言语中嗅到了某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让她摆脱平凡命运,甚至掌控更大力量的可能性。
时光流转,梁莹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的一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在她百年之后,她的二儿子梁阿孝,带着母亲未曾明言的遗志,只身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这个跨越世纪的计划,终于在这一刻正式启动。
此时的黑龙会,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三大家族之一的泷谷家掌控着大局,家主泷谷英雄是个深谋远虑的枭雄。当他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石川家嫡系后裔”时,并未表现出轻蔑或怀疑,反而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接纳态度。梁阿孝提出的计划大胆而缜密,泷谷英雄听完后,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有意思。”他缓缓点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石川家的血脉,果然不同凡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