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的耳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为什么而战,大明血裔,月下的耳朵,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越暗自叹了口气,这种话也只有杨有财这种与殿下亲近的人才敢说得出来,殿下要的是一个圣名,不但是两湖的人心,还要全天下的人心。杨有财要的却是眼下的大战得胜,分不出谁对谁错,以后的事情未必说得准。
不过他倒是有些佩服杨有财了,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接了命令,然后阳奉阴违,到时候殿下名利双收,还能忘了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么?
杨有财却明白这件事一定要说清楚,程孝廉之所以完全信任他,是因为程孝廉知道,锦衣卫就是大明朝的一把利剑,甚至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若是这把利剑有了自己的思想,极有可能重新被那群宦官压制,再想翻身就难了。
不过程孝廉却没有这种想法,他是后世好青年,知道完全控制一个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没有唯我独尊的妄想,他只是担心杨有财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办一些他本意不愿做的事情,这对于他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才会告诉杨有财,不能自作主张。
程孝廉想了想摇了摇头:“并不是我非要装作圣人的样子,也不是我不拿手下弟兄们的命当人命,但是我看过一本书,上面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认为很有道理,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告诉我们,做事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咱们冒死抵抗耿尚联军,哪怕是死了,也算是死得其所。若是为了迎合民心反而要害死成千上万的百姓,就算没有史官记下来,咱们终究难以心安。”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这件事本来就是耿尚联军投毒,咱们佯装不知,也没人能指责咱们什么,甚至以后咱们夺了天下,这段更能用春秋笔法写过去。但是,古人常说,三尺之上有神明,咱们复兴的是大明的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大明,我相信,两湖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也会心向大明的。”
关于这个决策秦越他们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程孝廉和杨有财的方法不过是两种样子,一种短期见效,一种日久见人心,哪一种有道理他们也说不上来,但是既然程孝廉定了这样做也无妨。
不过周围的将士可全都斗志昂扬了,殿下说过了,要复兴的是大明的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大明,这话听着便提气,他连那些素未谋面的百姓都不肯伤害,大家拼命作战,还怕以后做不了大将军么?
程孝廉却是长出了一口气,他比较担心手下的人不同意他的做法,他说信仰这种虚无的东西也许这些人根本听不懂,但是一直有信仰的军伍战斗力绝对比金子哄出来的军伍强,以前在缅甸的时候,他只能用金银激励手下的士卒,现在却要一步步培养手下人的信仰。
用金银哄出来的军伍虽然战斗力强,但是打不了逆风仗,一旦战事不利很可能溃败,命都要没了,要金银有什么用?而要把大明的荣耀和手下的将士联系在一起,他们自然能够激心中的斗志,而且能打硬仗。
当然这个好不好使还要多打几仗才知道,但是用金银激励的方式不能再用了,否则大明的军伍可就要废了。
杨有财倒没有想这么多,殿下的方法可以用,但是殿下可没说不报自己的字号,这年头可不流行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一定要留名才能让人记住你的好,到时候未必不能让两湖的百姓心向大明。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