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善长:秦宇定有大才,可解陛下燃眉之急!
火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李善长:秦宇定有大才,可解陛下燃眉之急!,我,大明国师,永镇日月山河,火如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的语气虽然很平淡,但李善长知道这份平淡下隐藏的是随时都有可能喷发的火山。
朱元璋是谁?
那可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什么样的脾性,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李善长非常了解。
越是平静的朱元璋,越是可怕。
因此,接下来的回答他哪怕没有让朱元璋满意,也绝对不能说错。
念及此处,李善长立即躬身回应,“启禀陛下,这篇文卷上面的内容,臣认为既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朱元璋顿时笑了,笑得很是冰冷。
“韩国公,你这话是在欺咱不明所以吗?”
李善长连忙摇头,“陛下明鉴,微臣……”
“既然你说这篇文卷上的内容既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那你说说什么地方有道理,什么地方不对?”
面对朱元璋如此直接的询问,李善长身子一颤,擦了擦从额头滑落的汗水,谨慎回答。
“微臣私以为,纵观历朝历代种种历史,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来论证,确实有一定道理。”
“毕竟夏商周这三朝的制度与秦朝的制度,两者之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基层决定了上层,完美的印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
“但未发生之事,只有苍天之晓,岂是人能所言?”
“因此微臣认为,未来之事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印证是不对的,有一定的瑕疵。”
“就像这篇文卷上的内容着重强调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工具来说,秦朝与夏、商朝之所以有巨大的差别,那是因为秦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铁器制作而成的农耕工具。”
“使用这些铁器打造的农耕工具,使得人们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劳作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从而使社会发生变革,奠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
“但大明朝往后的历史属于未来,没有人知晓未来又会发生什么。”
“不过以微臣之见,如今我大明朝兵强马壮,国力强盛,若是能够在新的生产工具出现时,将其完全掌握,那么大明朝必定长盛不衰,往后千年的天下,也一定是我大明王朝的!”
李善长这番话说的圆滑无比,滴水不漏。
就算没有着重讲明一些重要点,可这话落到朱元璋耳里,让他听起来没有那么刺耳难受。
再者,李善长所言并非虚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秦宇之所以能够说得令人信服,那是他拿已成定局的过去之事,来进行论证。
好比今人对古人进行批判,那肯定是正确的。
毕竟这是先有结果再有结论。
而未来尚未发生之事,以如今当局者的目光去看,属于雾里看花,一切都有变数。
但是这未来尚未发生之事,仅限于朱元璋、李善长等如今这个大明王朝时代的人。
对于秦宇而言,大明王朝之后的六百五十多年,他了如指掌。
但是这一点朱元璋和李善长都不知晓。
所以李善长刚才那一番言辞,算是说到了朱元璋心坎里。
因此,朱元璋原本冰寒的神色稍稍有所缓和。
“既然韩国公这般说了,那朕且问你,我大明朝如何才能掌握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新的生产力工具?”
身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至今才是洪武十年,朱元璋身体依旧强健,但他已经在为大明王朝的后续国作铺路修桥。
毕竟任何一个开国皇帝都希望自己开创的盛世王朝,能够千秋万载的得以延续。
面对朱元璋突如其来的询问,李善长愣了愣,“陛下,微臣久离朝堂,思想已经愚钝至极。”
“恕微臣无能,无法回答陛下的问题。”
“不过臣以为,既然这个秦宇能够说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等至理,想必定有大才,可以解决陛下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