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明第二个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火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9章 大明第二个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我,大明国师,永镇日月山河,火如风,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棣见一众文武百官皆是赞同朝廷审核办学资格之事,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意,刚想继续说点什么,一旁的楚王朱桢突然朗声开口。
“除此之外,天下书院除了需要接受朝廷的审核与监督之外,同时书院的申办也需要更进一步地规范化、细致化、统一化!”
“其一,分年龄办学,日后书院根据招收学子年龄的不同,分别划分为小学、中学、高学、大学。并且不同地方所能申办的学校级别也不同。”
“比如乡镇一级民间百姓最高只能够申办小学学校,县一级民间百姓最高只能够申办小学和中学学校,州与府一级民间百姓最高可以申办小学、中学和高学学校。”
“唯有省一级,方才可以设立大学学校,并且省一级大学学校均由朝廷出资建立,并由朝廷安排先生教师进行教导学子,民间百姓不得申办大学……”
朱桢直接将秦宇之前给他们讲授【屠龙术】时,所提到的分年龄办学制度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转述给一众文武百官听。
除此之外,一众皇子也纷纷集思广益的进行其他方面的补充。
比如不同行政等级的地方,其所能够申办到的最高学校级别也不相同。
又比如各地根据新生婴儿的数量,以及当前在各书院就读的学子数量的多少,当地所分配的申办学校的名额数量也不相同
听完朱棣、朱桢等一众皇子的讲述,现场一众文武百官皆是陷入了沉思。
从自身的角度考虑而言,他们是觉得楚王朱桢提出的第一点,‘分年龄办学制度’是有些多此一举。
毕竟书院之内,自己根据学子年龄的不同,然后划分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其实也就可以了。
又何必由朝廷直接出面划分什么小学、中学、高学、大学之类的,并且规定多大年龄的学子就读什么级别的学校。
甚至超出了岁数的大龄学子,还要逐出学校,不能再在学校里面继续读下去。
这样的规定,属实是严苛了一些!
而对于楚王朱桢提出的第二点、第三点,众臣倒是持赞同意见。
像不同地方所能够申办到的最高学校级别,的确应该做出限制。
否则如果在一个乡镇,又或者是在一个县建立一所高学的话,就是瞎胡闹。
而为了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对各地申办的小学、中学、高学学校名额数量做出限制这一点,同样也有不少的好处。
一来,能够使得超出申办学校名额数量的地方,进行多个书院的合并,从而更进一步地整合、加强了该地方学校的师资力量。
二来,也能够使得那些不愿意被合并的书院,迁往其他申办学校数量不足的地方去办学,促进补充其他教育欠缺地区的教育资源。
此举无论是对朝廷平衡大明各地的教育资源,还是对于教育欠发达地区百姓学子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甚至基于这样的好处之下,他们觉得有些多管闲事、多此一举的分年龄段办学,倒也不是不能够接受。
反正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也没有哪几个是开办书院的,推行此政策,也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影响。
最终麻烦到的,也只是下面地方上的那些书院而已。
这时,朱桢淡笑一声,目光扫过群臣文武百官,最终停留在礼部尚书宋濂身上。
“诸卿认为此举如何?”
这个决策所涉及到的部门依然还是礼部,与其他五部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自然也还是需要由宋濂这个礼部尚书来第一个回应。
听到朱桢的询问,已经大体思虑完该政策得失利弊的宋濂,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殿下此策,同样利国利民,老臣赞同!”
在宋濂表态之后,百官也是纷纷附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