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莫回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我的抗美援朝,上阵莫回头,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说阵地上的味道还是小吴被烫伤了手,但我们其他几个人不厚道的笑了,蔡宁笑得直咳嗽。
玩笑归玩笑,虽然大家都不太喜欢李建坤那张臭嘴。但大家也都知道他这人就那样,没什么恶意。而且人也还不错,所以大家都懒得和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家伙计较。
蔡宁掏出针来想要帮小吴把水泡挑了,但手拿着针却抖得不像样子。我看见蔡宁嘴唇发青,脸色很不好,有些担心。蔡宁说他没事,只是受了冻。
我想拿过针帮小吴挑了水泡,这天气太冷,如果水泡留着不挑破很容易冻伤手指。
这时班长说道:“行了都别笑了,小葛,小蔡,你们去挖工事。我来就行。”说着,班长从蔡宁颤抖的手中拿过针,仔细地帮小吴挑了水泡。
因为小高地刚刚挨过轰炸,土地很是松软。上面厚厚的一层都是浮土,再加上有炸弹炸出来的弹坑,挖掘战壕和单兵坑并不像上次挖冻土那么艰难。我们不仅在阵地面向公路的正面挖了战壕和防炮洞,还在北面挖了一些防炮洞。但还没等我们完成工事,哨兵报告说伪军撤退的车队已经距离我们很近了。
战斗一触即发,气氛顿时凝固。我们谁都明白,这场战斗和之前轻易便能打赢伪军不同。上一次我们是进攻,伪军没有战斗意志,取胜并不难。而这一次我们是截断了伪军的退路,后路被断,任谁也得急眼。迎接我们的很可能是一场血战。每个人都默不作声尽量将掩体挖得更深一些,将战壕周边的土拍的坚实一点。
只要我们在这里能够守得住,堵住敌人的撤退。那从后面压上来的主力部队最起码也能重创伪军,给予他们大量杀伤。而一旦我们这里守不住,大量敌人就可以从这里从容后撤,那就又成了第一次战役时候的击溃,而不是围歼。
可能是因为这场阻击战的重要性,指导员亲自上了阵地给我们做动员,并且要和我们一起战斗。班长是党员,所以去开会。
李建坤给自己找了七八个掩体,又在掩体中放了一些已经拧开盖子的手榴弹。这样方便他随便进入哪个掩体,都有手榴弹可以随时扔的出去。
蔡宁将一个炸弹爆炸过的弹坑改造成一个圆形的单兵坑,坑很小,但挺深。那单兵坑是蔡宁跟美国人学的,坑只有一米多的直径,深倒是有快两米。蔡宁在坑底放了一块石头,踩在石头上的他刚好能将枪伸出来瞄准射击。挖了一阵坑,可能是身上暖了点,我看蔡宁的脸色好了些。
赵德树给自己找了好几处机枪阵地,每一处都经过专门加固。然后还在几个阵地上都放了压满子弹的弹夹,还有备用的枪管。另外,赵德树还让张茂才在阵地的边上都堆了一堆雪,方便冷却枪管。
之前在偷袭伪军的时候,缴获了两挺重机枪,被排长安排在了阵地两侧,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形成交叉射角。
经过第一次战役,我清楚的明白,只有给敌人沉重的打击,才能真正获得胜利,保家卫国。不只是我明白,很多原本对入朝参战抱有很大抵触情绪的人,也开始明白。和平不是靠别人施舍的,而是要向敌人展露出足以让敌人畏惧的力量,才能赢得和平。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是虚弱的,这种虚弱来自于一百多年的动荡和战乱。我们知道自己虚弱,敌人更加知道,所以我们才不得不示强于敌。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形,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
——明·刘基《百战奇略·弱战》
(/26638/26638034/11432993.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