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天水麒麟儿
笔墨下的肆意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天水麒麟儿,怎么办?我的大学生活被围观了,笔墨下的肆意人生,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着就从诸葛亮怀里把阿斗拽了出来。“来人,给我找根藤条过来”
张飞立马递了过去。
刘备接过藤条就向阿斗身上抽取:“我让你乐不思蜀,你睁大眼看看你面前的叔叔伯伯,他们都是为我蜀汉殚精竭虑之人啊,你如何对得起这些照顾你长大的叔叔伯伯们。你对得起教导你长大的丞相吗?”
阿斗知道自己辜负了叔叔伯伯的信任,尤其是相父对自己的教导和期望。哭着喊:“相父,对不起,是阿斗的错,辜负了蜀汉。辜负各位叔叔伯伯们,阿斗愧对列祖列宗。”
诸葛丞相知道阿斗是应该向文臣武将们有个交代,听到这里他也很生气。所以也就没有阻止。
阿斗挨了几鞭子后,诸葛亮看差不多了,出声阻止道:“主公,可以了,阿斗在臣去世后还能坚持北伐,说明阿斗已经尽力了,可能当时大汉气数已尽。”
刘备听了,停了下来,也叹了口气。}
………………
【我知这天下已定,便下了最后一令,我有这一城一命,勿伤了我的百姓,我恨我那份猜忌,没让他用上全力,我恨那朝中之戏,辜负了那场知遇,我怕他拥兵自重,又怕他是个龙凤,我怕他也有一个梦,来把控朕的朝政。
他随我降了曹魏,却降的很不干脆,他见我 只一跪,更让我甚是惭愧,眼中的这个家国,是我二人的心魔,他不是败在剑阁,而是我想苟活。】
(阿斗这降保住了自己和蜀汉旧臣的性命,换来了百姓的安宁,却独独辜负了天水姜伯约的苦战。虽然是权衡利弊下的最优解,但也留下了这一个最大的遗憾)
{听到这里,诸葛亮终于知道后人说阿斗嫌《出师表》太短了。如此有能之人,自己如果没有写进《出师表》里,阿斗应该不会全心全意信任对方。
诸葛亮直接电信阿斗:“陛下,如果臣已去世,朝中之事多咨询姜维意见。”
正在作《出师表》的诸葛亮决定把姜维写上,还要大写特写,嘱托阿斗要像信任他一样信任姜将军。
阿斗看相父回复自己说:“相父,阿斗知道了。”
姜维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这么信任自己,热泪盈眶:“丞相放心,伯约一定继承丞相遗愿,一生为北伐,统一天下而战。”}
【我被锁在了宫墙,已认了胜者为王,那日却收了字一行,方知道他是诈降,我望着那封秘奏,藏到了阁楼之后,他还是想要斗一斗,没认这成王败寇,我汉室还是有望,至少是有人没忘。】
(如果刘禅没有偷藏那一封密信会怎样? 姜维大概率会被冠上想要自立谋反的逆臣,但是偏偏刘禅就藏起来了,这是属于蜀汉的浪漫。)
……………………
【我四百年的国运,还剩这一份密信,我等着三军来进,却来了他的死讯,朕最后一个将军,最后的一段名勋,我不悔到了如今,独负了这份衷心,邓艾想要个首功,钟会的冒死一争,就差了一阵东风。
他死在那片雨中,可惜了文武双全,可惜了他的忠言,那天水来的少年,以身死害了三贤,遥敬了一杯浊酒,朕三十年的好友,将军 慢走,皆怪我这个阿斗。】
(姜维,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臣子的死定位亡国的人。[流泪][流泪][流泪])
(姜维死,蜀亡。)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姜伯约一计害三贤。至此已全丞相知遇之恩,已全忠义更无愧你大汉!)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得姜伯约,如得凤凰。”)
(姜维是天水麒麟儿卧龙凤雏,最后只是个幼麟,可惜没能成为真正的麒麟)
{刘禅真正的想向列祖列宗道歉,是自己辜负各位:“列祖列宗在上,是阿斗无能不能兴复汉室”
刘家老祖宗们也知道是他大汉气数已尽,到了那种地步,已经无力回天了吧。可还是不甘啊。
哪怕是知道结局,姜维还是想要挣扎一番。
刘禅却是陷入两难境地,蜀汉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继续抗魏,蜀国百姓又会有多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如果投降,自己又对不起蜀汉群臣,对不起父皇和刘家的列祖列宗们,对不起相父和各位叔叔伯伯。
相父,自己该如何选择啊,阿斗好难啊,做皇帝好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