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35,快穿:女主就要活着,一船清梦等星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在监国期间,就能做到朝无废事,并在即位后又以“朝无阙政,民无失所”为治国理念,多行仁政的帝王,终究是留下了诸多未竟之事,溘然长逝。
给先帝守孝的白布还没摘下,这又死了一个皇帝,对朝臣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这时大家都在庆幸,庆幸太子已定,且还是早早就接受了正统教育的,不会造成权力真空期的乱象。
不作乱是不可能的,朱长春匆匆登基之后,先帝时期被送去就藩的汉王,就多有狂悖大逆之言传来。
而被先帝封为定王的朱长墉,也曾在先帝的灵堂上大放厥词,直指先帝之死有异。
朱长春是匆忙即位不假,但他对脑生反骨的二叔和庶弟,一直心怀戒备,几日之间就做好了亲征平叛的准备,不至于事到跟前再应对。
但是在和长安谈及此事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有些怅惘。
朱长春:“自从皇爷爷靖难后,就再也不愿看到同室操戈的祸事了,否则后世之人,当如何看待我们这一家呢。”
长安:懂了,类似于“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记载”。
毕竟这一次,朱长春面对的不只是叔叔,还有弟弟,哪怕是庶弟,那也是一个爹。
虽说在后世的评判里,帝王的加分项不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帝王的减分项也不是杀兄囚父,而是文成武德,天下大治。
但站在当下,还是没有哪个帝王愿意背负这样的名声,大家都追求做个道德上没瑕疵的明君。
长安:“那就让汉王出面检举,圣上再行赦免好了。”
朱长春:“二叔都快魔障了,好不容易有朱长墉这个马前卒,怎么可能检举他呢。”
长安:“汉王那个人,无非就是觉得自己有治世之能,那就让他去治一治呗。”
朱长春看着长安,后者微微笑道:“陛下可以效仿周天子分封诸侯,也可遣汉使。”
周天子给各个诸侯分封的时候,可不是说先把地盘打下来,然后铺好路盖好房子,你吃饱喝足了就直接带着家人过去享福吧。
而是在大家打下天下后,他先把最好的中原一带占了,再在地图四面八方的未知地带画个圈,告诉对方这地方不错,分封给你了,你带着人去探索吧,打下来了你就是诸侯,但一定要记得给我朝贡。
那时候都能分封到哪里呢,能圈到离中原十万八千里的燕国一带,后来燕国中间空缺了九代人的历史,足足有两百余年未和中原有过联络,未尝不是一直在探索的缘故。
汉王如今只是口头叫嚣,一直在准备谋反的路上,但从未真的举起造反大旗。
朱长墉去鼓动他起兵,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所以长安提了这样的建议,比起最后被烹死,还是出去闯闯吧。
朱长春思虑之后,赞成了长安的提议,“但愿他不是个蠢人。”
汉王当然不是蠢蛋,他只是坏,可他做坏事也是为了获利,是想谋夺神器,不是脑子进水了,非得跟大哥一家子作对,净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可朱长墉就不一样了,他属于是口口声声为了你好,却灵机一动,能置你于死地的蠢人。
因此在长安低调的赶往青州府乐安时,朱长春一如既往的厚赏安抚汉王,言说定是有人挑拨天家亲情。
汉王的封地也在青州府,且乐安与博州离得还不远,中间只隔了乐丘一县。
汉王前脚刚接到朱长春的厚赏,后脚就被长安摸到了书房,用长剑指着他的脖子,来了场亲切友好的会谈。
汉王听了长安的来意后,直接拒绝:“老子不去,这不就是流放啊,老子宁可造反死在宫里,也不会夹着尾巴跑出去。”
长安:“殿下,怎么能说是灰溜溜跑走的呢,明明是在定王行谋逆之事时,您大义灭亲,后自觉愧对祖宗,才奏请出海的,为的可是扬国威啊。”
汉王不为所动,还出言嘲讽:“少来这套,他朱长春想做周天子,我可不是傻子,有能耐他就杀了我。”
长安:“哦,你不怕死,那是你觉得活够本了,该享的福都享过了,那你的妻子儿女们呢,你的妻族,你的姻亲,你的部下们,也都活够了?”
汉王梗着脖子道;“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再说了,我也没有起兵......”
长安懒得多费口舌:“汉王殿下,你也是学过史书的,射向周天子的那箭,不在于有没有伤到周天子,而是那只箭之后,诸侯们就不再把周天子当作天下共主了。”
“同样的道理,你虽未起兵,但说过的逆言却如同那只利箭,你觉得哪怕收起了箭,就不会被秋后算账了吗?”
汉王:“所以,我就是朱长春用来杀鸡儆猴,震慑各路藩王的对吗?”
长安唔了一声:“这也是种荣幸。”
汉王知道,既然长安能只身前来,那青州府一定在朱长春的掌控之中,这个反他根本造不起来,没准大旗刚竖起来,平叛的大军就到了。
更不要提,他前来此地就藩也不过一年的时间,可相隔一县的地方,却有长安的瓷器厂。
哪怕他嘴硬说不怕死,可妻儿呢,跟着他的三千亲卫呢,总不能明知前方是绝路,还要带着这几千人一起去死吧。
他看着面前的长安,了然道:“怪不得你一直窝在这里烧瓷器,也难怪当初父皇宾天后,朱长春非要让大哥将我的封地改到这里。”
“你来这一趟,劝我用朱长墉的人头换条生路,待你回去后,应该也少不了封赏吧。”
长安靠在椅背上,不介意同他谈论这些:“嗯,大概率还是要回这里的,所以,要提前清除一切的不稳因素。”
汉王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又为何帮我?”
长安收起了长剑,挽了个剑花,削掉了梨花木桌子的一角:“朱长墉不止一次建议你杀了我,你又为何不做呢?”
汉王苦笑:“这等事情,你居然也知道了,看来我这书房还真是个筛子啊......”
长安:“出去吧,往东走有琉球岛屿,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做生意,但是,朱长墉的人头必须留下。”
汉王狠狠地闭了闭眼:“放心,朱长墉会是我杀的,和你没关系,你还是日月可鉴的忠贞之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