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清梦等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锦鲤福女关我什么事42,快穿:女主就要活着,一船清梦等星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就跟上司指着一门大炮,告诉你赶紧多造几个成品出来,你就算知道用的是芒硝和硫磺,也要知道秘方配比吧。
可听听皇上的话是怎么说的,是让他们务必抓紧改良火炮车,再结合朝堂的风声,就知道又要对外用兵了,这种情况下,谁敢耽误?
那就只好去求造马车的人了,一打听,居然又是青州府的同知,这水泥路还没过去呢,就又来了减震的马车,工部的官员只好去找了工部尚书,问这件事儿该怎么办。
水泥路可以等等,但火炮车真不敢延误。
工部尚书只好去求见朱长春,问是否能借调青州府同知一段时间。
朱长春模棱两可道:“青州府的事务也很重要。”
工部尚书也是入了内阁的,自诩还是能猜到几分当今心思的,于是就试探道:“是啊,要是借调的话,青州府的事务就无暇顾及了,再耽搁了防务就不好了。”
这老头觑着朱长春的神色,继续道:“不如直接将武大人调到工部吧,再另选贤能任青州府的同知,这样两相便宜,也不会耽误要紧事。”
朱长春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那就劳烦卿家上折子吧。”
工部尚书有些觉得自己上当了,但造火炮车和修水泥路的念头压过了一切,回去后就写了折子,同知已经是五品了,那求人家办事,必然是要给个高些的官职吧,于是就力荐青州府同知武长安升任工部右侍郎。
工部右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如今给了一个五品同知,且还是女子,一时间朝堂里跟油锅进了沸水一样炸开了,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面对这些反对的声音,朱长春想到了小时候,长安曾教过的吵架之法,即不管对方说什么,只要牢牢抓住他的痛处猛打就好。
于是,有官员以长安是女子为由,拒绝诏其入朝。
朱长春:“嗯,所以你有万民伞吗?”
有官员以长安未参加过科举,不是进士出身为由,拒绝与她同朝为官。
朱长春:“嗯,所以你有万民伞吗?”
有官员以长安六年内连跨数级,不符合官员的升迁调令为由,劝皇上先将其外放为官。
朱长春:“嗯,所以你也有万民伞吗?”
百官们:............
万民伞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吗?老百姓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送万民伞啊?我们没有,是我们不想要吗?是老百姓没送啊!
虽然这法子有些缺德,但效果很好,至少没有人再来朱长春面前叨叨了。
可杨弘济的耳朵就遭殃了,所有人都来找他,说辞也都差不多,就是你身为首辅,是百官之首啊,此刻就应该站出来劝谏皇上。
杨弘济:烦死了,知不知道我也没有万民伞啊!
可面对着来人,杨弘济还是耐心问道:“你们如此反对,究竟是因为简拔程序不合理,还是因为武大人是女子呢?”
简拔程序不合理,那还能说上一句为国为公,可要是因为女子的缘故,传出去就是嫉妒贤能了。
所以来人都说是因为升迁不合理,是皇上过于宠信了,会妨碍户部以后工作的。
杨弘济哦了一声,“既是如此,那老夫知道了,必会给诸位一个交代的。”
那些人听到这话后,高高兴兴的就离开了,只等着杨弘济带着内阁去宫门跪谏,劝皇上不要一意孤行,然后大臣们就取得这次君臣拉锯赛的胜利了。
可后续却让百官们都傻了眼,然后暗叹不愧是首辅,人家能坐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啊。
杨弘济没有去找朱长春,因为他知道从长安去乐安做县令之初,就阻挡不了这对君臣的脚步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天下又不是他家的,就算有女子入朝为官,那也是骂皇上,跟他有何关系。
再者,他看着长安为官后的政绩,也属实值得他这次谋划。
杨弘济先以武大牛多年来忠君体国为由,将其从坐了八年的礼部五品清吏司次官的位置,简拔为了苑马寺的正四品少卿。
未出一个月的时间,又以武大牛分理马政事务上佳,将其提为从三品的苑马寺卿。
然后,武大牛就因劳累过度,坚持带病上岗而倒在了衙门,倒下之前还当众立誓,要在三个月内修完北平的水泥路,让老百姓都走上平坦大道,绝对不能辜负圣恩。
这个话就将打主意接任的人都吓了回去,实在是他们可没那本事,在三个月内修好全城的水泥路啊,工部里面的人还在天天掐架。
于是,长安就临危受命,接任了武大牛的从三品职位,替他完成未竟的心愿。
围观的百官们都傻了,一个个都看着杨弘济,这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呢,不是说要去劝谏皇上,不许女子上朝为官的么。
杨弘济:“你们当初说的是调任程序不合理,如今这是特殊情况,武大人也只是暂任苑马寺卿,你们要是有推荐之人,那就赶紧报上来。”
跟着叫嚷抵制长安入朝的人,有真心实意的老顽固,也有随大流喊两句拉倒的,看到内阁都和皇上一个鼻孔出气了,就歇了折腾的心思,反正他们抵制过了,个顶个的都是忠贞之士,只是皇上太武断,他们做臣子的也无奈啊。
长安:“我当然知道朝堂上的人会如何的抵制我,可那又如何?”
“朱长春的圣心,我有。”
“青州府的民心,我也有。”
“上下之心,我皆得,百官又算的了什么,大不了就做个孤臣,正好看谁不顺眼了,还能捶谁。”
说完后,又看着身上的绯色官袍,感叹道:“谁说红色俗气啊,这红色,可太好看了。”
发财:“好看,还喜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