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村途兴梦起,科技引财来。 众志齐心聚,辉煌指日开。,山外吹来的风,天涯88,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村里还有个张婶,是个热心肠。有一回,村里组织大扫除,准备迎接一批重要游客。张婶忙前忙后,一会儿给大伙递水,一会儿又帮忙扫大街。休息的时候,她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扇着扇子,感慨万千地说:“说起来啊,以前咱老是眼馋外头的繁华,觉得外面啥都好,现在再瞧瞧,咱自家这村里头,才是真正的好地方。山清水秀,邻里乡亲互帮互助,这心里头啊,比吃了蜜还甜呢!” 旁边的几个婶子也跟着点头,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村子的变化,那画面,暖烘烘的。
我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村子有今天这好光景,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全靠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平日里,我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村里忙个不停,挨家挨户地串门,每次去都拉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跟大伙唠家常,耳朵竖得高高的,就想听乡亲们倒倒心里的苦水、说说对村子发展的想法。哪家要是有个难处,我比自家事儿还急。有一回,赵大哥家的牛病了,那可是他家的命根子,一家人急得直掉眼泪。我知道后,二话不说,连夜骑着摩托车赶到镇上,请兽医回来。忙活到天亮,牛的病终于治好了,赵大哥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兄弟,要不是你,我这一年可咋过啊,你这份情,我记下了!以后你有啥事儿,尽管开口,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哥,咱都是一家人,说啥两家话。”
咱这一路走得,可真是不容易,就跟在地里种庄稼一个样,风调雨顺的时候少,各种难题一个接一个。资金不够的时候,大伙坐在一起商量,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能省则省,村里办活动,横幅自己写,道具自己做,一分一厘都算计着花;碰到技术难题,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聚在祠堂里,开 “诸葛亮会”,大家一起琢磨,年轻人上网查资料,老年人凭借多年经验出主意;市场竞争大的时候,大伙也不气馁,家家户户拿出自家的绝活儿,有的做手工刺绣,有的晒秘制咸菜,就想着用咱的诚意和手艺,让外人瞧瞧咱村子的好。我呢,就像那地里的老树根,死死地扎在这片土地上,带着大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闯。
那天,我站在村头那棵大槐树下,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乡亲们,心里满是感动,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乡亲们啊,咱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一个锅里搅勺子的亲人。遇着难处,咱们就肩并肩一块儿扛;有了好收成,咱们就心连心一块乐呵。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啥困难都能克服,咱村子的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 我这话说完,大伙掌声雷动,那声音,在村子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如今,咱村子真是越来越有劲儿了!智能农业试验田成了十里八乡的骄傲,一垄一垄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那些监测设备、自动灌溉装置,看着就高科技。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总爱跑到田边,瞪大眼睛瞧新鲜。还有那一条条旅游线路,就像编织紧密的网,把村里的好山好水、名胜古迹都串联起来。一到周末、节假日,游客们纷至沓来,村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炊烟袅袅,欢声笑语不断。
不过,咱可不能满足于此。接下来,我琢磨着,得再挖掘挖掘村里的传统文化,把那些古老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复兴起来,让游客不仅能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深度体验咱村的底蕴。还有农产品深加工这一块儿,得做出咱村的特色品牌,让咱的土货也能走向大市场…… 可就在我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听说隔壁村也在搞旅游开发,还放出狠话要把我们比下去。这可咋办?是正面竞争,还是另寻出路?咱村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