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涡村聚树下 众志欲图强 资困谋途阻 齐心盼曙光,山外吹来的风,天涯88,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晚,大伙齐聚村口那棵老槐树下。风穿梭在枝叶间,沙沙作响,似在为这场集会奏响序曲。为的啥?为的是咱茅山涡这片土地,明日能绽放光芒,喜气洋洋。我心里头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咱的心呐,就得像田埂上的泥土,紧紧黏合,无论老少,齐心合力。如此,方能跨越沟坎,绘就一幅全村皆欢的美好画卷。”
瞧张三叔,刚从田间劳作归来,肩头扛着锄头,那锄头柄被他厚实的大手摩挲得油光可鉴。他的脸,恰似秋后熟透的高粱,被日光染得通红,汗水如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滑落,脖子上搭着的毛巾早已湿透。他笑起来,眼角堆满褶子,露出一口被烟熏得泛黄的牙齿。他是个实干家,默默做事,心底却热忱似火。平日里,村里哪家要搭建猪圈、鸡棚,他总是一马当先,二话不说,抄起工具就干,宛如那扎根土地的老黄牛,勤恳耕耘,不问回报。
再看李婶,安坐在一旁矮凳上,手中毛线穿梭,织着毛衣,毛线球在地上来回滚动,她不时用脚轻轻拨弄。树叶缝隙间漏下的灯光,洒在她身上,让她脸上的皱纹愈发显眼,可那眼神中,却透着温柔与坚韧,恰似潺潺溪流,虽不湍急,却能润泽万物。她织的毛衣,村里的孩子谁人未曾穿过?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她对大伙的关爱,犹如春日暖阳,无声地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窝。
还有小王,那小伙风风火火地从村头奔来,短袖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后背,皮肤晒得黝黑,仿若田间肥沃的黑土。他额头的汗珠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他行事果敢,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恰似村头那棵老槐树,任凭风雨侵袭,依然茁壮成长。上次村里组织年轻人参加农活比赛,他一人的工作量抵得上两人,勇夺冠军,把大伙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这些人,各有各的模样,各有各的脾性,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便是心中都装着茅山涡,装着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坚信明天的太阳,定会比今日更加灿烂。
老槐树下,几位老人围坐一处,他们脸上的皱纹,犹如岁月镌刻的印记,每一道都深藏着故事。此刻,一位头发斑白、胡须如银丝般缕缕的老者,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身旁老槐树粗糙的树干,宛如在与多年老友亲昵交谈。他声音低沉却饱含温情,开口说道:“咱们这把老骨头,亲眼见证了茅山涡从往昔的泥泞小道,一步步变成如今的模样,历经风雨,什么没见过?想当年,村里穷得叮当响,大伙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出门全靠两条腿,走在那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这片土地,就是咱的根,扎得深,长得韧。发展,自然是好事,谁不想日子越过越红火呢?可话说回来,咱们心底最牵挂的,还是那份从土里刨出来的纯粹,以及夜晚能让人安心的宁静。咱们老了,就盼着这地方,不管怎么变,都能留住那份老味道,让后生们也能知晓,什么是根,什么是本。”
老者说罢,目光温柔地扫过眼前这片土地。月光洒下,仿若给大地铺上一层银纱,他似在与过往对话,又似在对未来轻声叮嘱。其他老人纷纷点头,有的默默抽着旱烟,烟雾缭绕间,透着一份淡然与满足,烟袋锅子一闪一闪的,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有的轻轻拍打着膝盖,眼神里满是认同与感慨,那双手布满老茧,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每个人,都是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守护着茅山涡的故事。
“老汉这话,可谓金玉良言呐!咱们啊,既要大步向前,步子还得迈得稳当。瞧瞧这些后生,眼里那股子倔强劲儿,就像山里的青松,硬气又带着热乎劲儿。” 村里的教书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接过话茬,“他说得在理,咱可以引进高科技,搞智慧农业嘛,就好比给田里头安了个聪明脑袋,庄稼能长得更好,人心里也欢喜。我听说现在有种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既省水又省力,咱要是引进来,收成指定能翻番。还有生态旅游,让外头的人走进来,看看咱这绿水青山,尝尝咱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那才叫美呢!这样一来,村子不光能焕然一新,咱的老手艺、老故事,也能跟着发扬光大,让大伙都知道,咱们这旮旯里藏着的宝贝,可金贵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