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的少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民间义诊与声誉提升,实验室的意外,无所谓的少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羽独坐在太医院那静谧的书房中,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在摆满各类公文与医案的案几上洒下斑驳光影。他的目光却早已穿透窗户,飘向京城那熙熙攘攘、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眼前似是浮现出普通百姓们忙碌奔波又饱经生活沧桑的身影。历经国际医学交流时的思想碰撞,以及太医院内部紧锣密鼓的教育改革,林羽愈发深切地领悟到,太医院身负的使命,绝非仅局限于守护宫廷皇族的安康。那些生活在市井之中、为生计操劳的百姓,同样应沐浴在太医院的仁医福祉之下。于是,一场规模宏大、旨在惠及万民的民间义诊活动,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心底悄然种下,生根发芽。
筹备这场义诊活动,其艰难程度远超想象。首当其冲的,便是确定义诊的地点与时间。林羽深知,必须精心规划,力求覆盖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百姓能从中受益。他召集一众太医,围坐在议事厅那厚重的木桌旁,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深入的研讨。他们仔细研究京城各社区的人口分布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代表着不同区域百姓的居住密度;又分析交通线路图,思索着怎样的安排能让百姓前往义诊点最为便捷。经过多日的反复权衡,最终选定了十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地点,这些地方或是人口密集的集市周边,或是老旧社区的中心广场。时间则敲定在连续的几个周末,这个时段,百姓们大多无需为生计忙碌,能安心前来问诊。
药品筹备,无疑是重中之重。林羽亲自率领药房的太医们,穿梭于药房那一排排高大的药柜之间。他们仔细清点库存,每一味药材的存量都被精准记录。依据过往对京城百姓常见病症的了解,以及对当地气候、饮食习惯影响下百姓体质特点的分析,精心挑选出一批实用的常用药物。治疗风寒感冒的麻黄汤,其药材麻黄、桂枝等被逐一检查品质;调理脾胃的四君子汤所需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也都经过严格筛选。还有缓解疼痛的云南白药,其瓶瓶罐罐被整齐码放。同时,考虑到义诊规模庞大,库存恐有不足,林羽即刻安排紧急采购。他与药材供应商们频繁沟通,详细说明需求,确保新药材能迅速、足量送达。在筹备医疗器械时,从诊断用的精致脉枕、能捕捉细微声响的听诊器,到治疗用的逼真针灸铜人、古朴火罐等,皆一一备齐,力求为义诊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为了让更多百姓知晓此次义诊,太医院专门组织了一批手脚麻利、办事靠谱的差役。他们手持一摞摞告示,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告示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撰写,详细阐述了义诊的时间、地点,以及免费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建议、发放药品等丰富服务内容。尤其将 “免费” 二字用醒目的大字标注,格外引人注目。一时间,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这场义诊活动。有人兴奋地比划着义诊地点的方位,有人则满怀期待地计算着周末的日子,京城上下,弥漫着一股对义诊的热切盼望。
终于,义诊活动的日子如期而至。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太医院那庄严肃穆的大门前。林羽身着一袭质朴的医袍,没有丝毫院使的架子。他站在台阶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身后的一众太医,随后大手一挥,高声说道:“出发!” 众人推着装满药品和器械的推车,排成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地迈出了太医院的大门。他们的第一站,便是京城最为繁华热闹的朱雀街社区。这里人来人往,密集的民居与林立的商铺相互交织,居住着众多为生活忙碌的普通百姓和四处奔波的小商贩。太医们抵达社区广场后,迅速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搭建临时诊疗点,撑起遮阳的布棚;有人摆放桌椅,动作娴熟;还有人将脉枕、听诊器等医疗器械整齐摆放好。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百姓前来。
不多时,便有百姓陆陆续续朝着广场走来。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者,在家人小心翼翼的搀扶下,缓缓来到林羽的诊台前。林羽见状,立刻起身,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双手稳稳地搀扶老者坐下,轻声细语地问道:“老人家,您身体是哪儿不舒服呀?” 老者先是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声音沙哑地说道:“大夫,我这咳嗽都持续好几个月了,吃了不少药,可就是不见好,夜里一咳起来,觉都睡不安稳呐。” 林羽闻言,神色专注,他伸出手指,轻轻搭在老者的手腕上,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同时仔细观察老者的舌苔,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随后,又耐心询问老者的饮食偏好、日常作息等情况。片刻后,林羽微微点头,说道:“老人家,您这是肺虚咳嗽,再加上体内还有些风寒残留未清。我给您开个方子,您回去按时服药,平日里一定要注意保暖,饮食也尽量清淡些。” 说罢,林羽提起毛笔,在药方纸上工整地写下药方。一旁候着的太医迅速接过药方,快步走向药房,为老者抓药。老者满怀感激地看着林羽,眼眶微微泛红,感慨道:“太医院的大夫就是不一样,瞧这态度,多亲切,医术更是没得说。”
在另一个诊台前,一位年轻太医正专注地为一位妇女诊断。妇女面色苍白如纸,神情尽显疲惫,她微微皱眉说道:“大夫,我老是觉得头晕乎乎的,浑身没力气。” 年轻太医先是为妇女量了血压,看着血压计上的数值,微微思索,接着又仔细检查脉搏。一番诊断后,判断妇女是气血不足所致。于是,他一边在药方纸上书写,一边详细叮嘱妇女:“您这是气血不足,平日里可以多吃些红枣、桂圆这类补气血的食物。生活中也要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这是我给您开的滋补气血的药方,您按方抓药,按时服用。” 妇女接过药方和免费领取的药品,眼中满是感激,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平时看病抓药,得花不少钱,你们这免费义诊,可真是帮了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大忙了。”
整个朱雀街社区的广场上,热闹非凡却又秩序井然。百姓们自觉排着队,安静地等待着太医们的诊疗。太医们个个全神贯注,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断病情。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他们都不厌其烦地详细解答,从病症成因到治疗思路,一一阐述清楚,给出最为专业的治疗建议。遇到一些病情较重、较为复杂的患者,太医们还会认真记录下联系方式,承诺后续会持续跟踪治疗。
在发放药品的区域,亦是一片忙碌景象。太医们双手不停,将一袋袋精心包装好的药品递给百姓,同时不忘反复叮嘱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位太医将一盒小儿感冒药递给一位年轻母亲,认真说道:“这药是给孩子治感冒的,一次吃半袋,一天吃三次。要是孩子吃了药症状还没缓解,您一定要再来找我们。” 年轻母亲双手接过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大夫,你们想得太周到了,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义诊活动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太医们忙得连喝水、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个个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但当他们抬眼看到百姓们脸上满意的笑容,以及那饱含感激的目光时,疲惫瞬间消散,心中满是成就感。夜幕降临,回到太医院,林羽和太医们只是匆匆吃了几口饭,便又聚在一起,开始总结当天的义诊情况。他们讨论着遇到的各类病症、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第二天的活动精心做着准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