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田亩审计,红楼大国师,地铺稀客,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师府。

陈芳良来报:“国师,工部员外郎,荣国府贾政求见。”

“让他进来。”刘桂生笑笑,这贾府挺聪明,知道先看风向,就是聪明过了头。

“参见国师。”贾政老老实实作揖行礼。

刘桂生打量了一下,此人身穿玉色襕衫,头戴逍遥巾,足踏粉底皂靴,凤眼修眉,面如冠玉。

卖相不错。

“不必多礼,坐。”刘桂生做了个请的姿势,问道:“来此何事?”

贾政先是与刘桂生寒暄一番,刘桂生也不着急,看着他表演,贾政并非八面玲珑之人,讲了几句也觉无趣,遂略带尴尬道:“听闻国师审计田亩,以抑兼并而利万民,存周不才,愿追随国师,退出隆安元年至今所扩田亩。”

刘桂生冷笑,还划定了损失范围,打得好算盘,直接说道:“贾员外莫要误会,田亩审计未限定在隆安年,自大周立国,非法侵占之田产一律无效,贵府莫要自误。”

贾政听刘桂生如此威逼,心中不忿,却不敢发作,内兄一家正四处求人,但无人敢沾惹裕王作乱一案,即便内阁诸公也避之唯恐不及,倒是史相点拨,唯有国师可救荆溪伯。

贾政平复了一下心情,谦卑道:“我贾家家规整肃,素来严禁欺压良善,虽累积些许薄产,却多是公平买卖。”

刘桂生道:“是否按公允价格购买,贾家可举证,审计署自有主张。”

贾政见国师强势,非敦厚君子,如坐针毡,却不敢拂袖而去,想起临行前兄长与堂侄的嘱托,耐着性子问道:“退地一事,手续繁复,牵连甚广,非旦夕可成,国师可否容贾家分批退还,先行处置隆安年所获田亩。”

“可,但贵府需列出退地计划,将所有田产退还时间逐项列明,签字画押,明日见报。”说着,刘桂生不等贾政答应,朝外头喊道:“芳良,带贾员外签署退地承诺。”

次日,朝报头版头条再次刊载爆炸性消息:“荣宁二府承诺退还所有侵占田亩,补齐田赋”。

北静王府。

“哗啦”一声,紫檀大桌上名贵的宋官窑青釉茶具全部被水溶扫落在此。

水溶俊美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由于人长得俊,加上家世好,用度豪奢,又有乐善好施之名,水溶一向受万众景仰,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

这也让他对外展示潇洒淡泊的一面,在京师颇有声望。

昨日朝报将北静王府抽丝剥茧,赤袒于众,甚至牵涉阴私,使水溶沦为笑柄,一向优雅从容的北静王这两日一直处于暴怒边缘。

而今日贾府背叛与他共同进退的约定,悍然承诺退地,更让他急怒攻心。

二十余载养气功夫,今日破功。

水溶从未见过如此阴损之人,杀人诛心,

“刘贼欺人太甚。”

城东北运河东岸。

这一带大片的窝棚,是大周朝的京师贫民窟,住的都是京畿的流民,甚至有晋陕一带逃荒的灾民。

窝棚都是一些柴火和芦苇杆搭起来的,天开始冷了,窝棚四面漏风,有些缝隙大的位置会夹几片枯叶,聊胜于无。

每年,这里饥寒而死的都有数百人,没有人在意,倒有地保带着兵马司的军爷把尸体拉走,免生疫病,对他们来说,只是例行公事。

今年却大有不同,养济院在此处建码头,征发了数百人,管饭,还有一日一百文工钱,拆了窝棚,不但给了银子补偿,还建了简易安置房。

此时,离河岸五十丈远的安置区里,鹦哥儿怀里揣着两个白面馒头往他的木板房赶,进了屋,看见他老娘正佝偻着身子往灶里添柴火,锅里正蒸着棒子面。

“娘,甭吃棒子面了,那玩意儿崩牙刺嗓子,儿子今日给您带了白面馒头。”

老太太瞪了他一眼道:“才过几天好日子,棒子面就不能吃了?忘了你爹还有翠娥是怎么死的?”

说着,老太太又有点哽咽:“就差一个月,他们没赶上。”

鹦哥儿也叹息道:“谁说不是呢?要没有国师,俺们不也随着去了?”

“满朝的官老爷,也就国师想着咱这些穷鬼,给我们留着活路。”

“还不止呢!娘,今日养济院的执事说了,有田地被那些公爷贵人强占的,国师能帮咱讨回来,儿今天已经登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来清酒半壶

变身清冷校花,学习贴贴两不误

带来笑容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油炸西红柿

特战兵王

逆水行舟

美女总裁的僵尸老公

寅先生

统帅全军,建百支特战队称霸全球

红杏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