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贾敏黛玉,红楼大国师,地铺稀客,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能硬着头皮附和道:“国师所言极是,盐利高企,导致私盐泛滥。”
卢远志插嘴道:“盐政所言甚是,扬州卫军盐巡所费年年增长,去岁竟有五十万两之巨。”
“盐利掌于豪富之家,万千小民无由分润,却承盐利之重,自然有悍勇亡命之徒火中取栗。”
众人一听,缄口不言,暗忖国师莫不是要向盐商动手?细想也不奇怪,国师历来不惮得罪高门大户,扶黎庶,抑豪强。盐商累世富贵,不知低调惜福,时有斗富之举,恐怕早已成国师眼中钉。
众人各怀心事结束了饭局。
次日,刘桂生直接到巡盐御史衙门走访。
林如海一听门子通报,吓一跳,国师怎的不声不响就来了,昨晚接风却也没说起过,想归想,不敢怠慢,立即出迎。
刘桂生正在欣赏盐政衙门口那对绥德匠人雕刻的花岗岩石狮子,母狮脚旁的小狮憨态可掬,公狮脚下的绣球也雕刻得纤毫毕现。
雕花垂拱下的抱鼓石应该是大理石雕成,上有瑞兽祥云,花鸟虫鱼,皆惟妙惟肖。
他难得有这样的兴致关注这个时代的建筑细节,这是一种旅行者心态,他都快忘了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正在此时,林如海急匆匆迎出大门,行礼道:“不知钦差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刘桂生笑道:“不必多礼。”,抬腿跨过门槛。
两人到后宅花厅落座,下人刚奉上茶,刘桂生就递给林如海一卷高丽纸,林如海疑惑地看了看刘桂生,刘桂生点点头,林如海打开泥封,却是一份“票盐法则例草案”。
林如海心中一震,迫不及待往下看去,越看越心惊,取消总商专卖,废除盐引,盐商自行向场灶买盐,取得盐票,缴纳盐课,售盐不再分区………
如此法实施,盐价必然腰斩,盐课暴增,私盐之弊将大为减轻,只是总商受此重挫,不可能不悍然反击,朝野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他不禁瞥了一眼国师,此人虽非正途出身,却实有惊世之才,难得的是胆略、魄力皆具,天降国师,实为百姓之福。
不过,想到此举将引发的风潮,还是让他头疼不已,特别是爱妻缠绵病榻,更需养静,经不得俗务搅扰。
“盐使若觉得此法可行,不若与本座一同上奏,颁行新法,为我大周刷新盐政,增广税源。”
改良盐政,有压力,也有天大的功劳,同时,也是一种招揽,就看林如海接不接了。
林如海知道以国师在陛下心中的分量,票盐法施行几乎板上钉钉,此为谋国之大功,只是盐商必将反噬,国师树大根深,自不惧宵小,自己却着实不敢孟浪。
他一时有些委决不下。
正在愣神的功夫,内院管事嬷嬷突然急匆匆赶来,看见刘桂生,略微一顿,马上着急地对林如海说道:“老爷,不好了,夫人咯血昏死过去了……”
林如海一听,腾地站起,就要赶往内院,又想起国师尚在,不禁有些犹疑。
刘桂生突然想到,此时黛玉之母贾敏尚在人世,病重的应是此女,甚至所得病症恐怕与林黛玉差不多,遂问道:“尊夫人可是经常咳嗽气喘,面红目肿?”
林如海一愣,连忙答道:“国师料事如神,正是此症。”
刘桂生主动说道:“本座参悟天道,亦涉岐黄之术,盐使如若不弃,可否带本座入内室一观?”
林如海现在已知道国师是个有本事的,听他这一说,心中暗喜,忙道:“不敢不敢,那就有劳国师了。”
刘桂生跟着林如海往内院走,盐署官邸不大,却也有亭台假山,小桥流水,颇为安静雅致。
只是此时却感觉有些凄清,有丫鬟急匆匆走着,看到林如海和刘桂生,连忙施礼。
进了内室,刘桂生闻到浓烈的中药味,窗户都关着,让人感觉闷热窒息。
刘桂生不动声色,走向林夫人榻前,榻旁站立一个垂髫幼女,身穿白绸竹叶竖领偏襟中衣,下身是梅花仕女襦裙,眼如秋水深潭,却闪动着灵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虽年龄尚小,弱不胜衣,但那种风流娇弱却隐约可见。
林黛玉见父亲突然带了个外男进来,心里一惊,又想起最近国师巡视淮扬——莫非国师也是杏林妙手。
激动之下,连忙施礼:“见过国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