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李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求情,高门新寡,秋李子,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竟然还好赌?”素巧皱眉,柳嫂子长叹一声:“也就是看了老朱头那个儿子,府内的下人们才说,可不能学老朱头养出这样的儿子来,吃酒赌钱,他那个媳妇,当初也是花了很大一笔彩礼娶回来的,为的就是生得好,可这样生得好,也没拦住胡作非为。”
“好一个纨绔。”素巧的手指甲都快戳断了,柳嫂子也叹气:“可不是吗?这会儿被赶出去,没了进项,那五百亩田的出息,只怕不够他一个月花的,还不晓得要闹出什么样的大事呢。”
吃惯花惯的人,乍然不得吃穿,又失去来路,还不晓得会闹成什么样子。柳嫂子还在叹息,黄婆子走进来禀告,这回呢,倒是件很奇怪的事儿。
有两户被赶出国公府的,托人求情,愿意把所有家产都送上。
除了老朱头,当初被赶出去国公府的人家,那些人家都是拿走全部家产的,那些家产,少的有三四千银子,多的呢,有上万银子,这些拿到外面,也是很好的一户人家,足够一家子过得舒舒服服。
这会儿听到愿意把所有家产都送上,素巧十分惊讶,看着那人,似乎要看得清清楚楚。黄婆子被素巧看得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对素巧道:“他们说,离开国公府,才晓得主人的好处,所以才要把所有的家产都献上,免得以后惹上什么麻烦。”
“这么说,他们两家,是在外面惹上麻烦了?”素
巧听出黄婆子的意思,柳嫂子已经哦了一声:“夫人,我晓得了。”
“你晓得什么?”素巧看着她,柳嫂子轻声道:“他们这些人家,原本都是靠着国公府,这会儿国公府把他们赶出去,虽有家业,但没有打点过地面上的人,这样一个没有庇护却有银子还惹怒了国公府的人家,自然就会有人上门来滋扰,那他们索性把家产都献上,在众人看来,国公府就是原谅了他们。”
原来如此,素巧笑了,看着黄婆子道:“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
“就是,就是,有一户人家有个女儿,在家娇养着,也没有上过名册,今年十七了,原本想着寻个好人家,到时候女儿若能做个秀才娘子,这全家脸上也有光。谁晓得这才搬出去几天,就有人看中她女儿,要讨去做小老婆。”
黄婆子说完就又对素巧行礼:“这姑娘,我们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生得那样好,若嫁了那样人家去做妾,被大娘子打着骂着,只怕过不了几年,就没了命。”
一个娇养的女儿,家里又有银子,只怕这户人家还看上了他们的家产,想着人财两得。素巧看着黄婆子面上的殷切,对黄婆子道:“你去办这件事,至于这家产,也就不必了。”
“多谢夫人!”黄婆子连连行礼,欢欢喜喜地走了。等黄婆子走了,柳嫂子才道:“其实,那是她小姑子的女儿。”
黄婆子和柳
嫂子一样,也是配了这府内的小厮,小厮有妹妹,也是在府内做丫鬟,等到了年纪,配了另外的小厮。
“你们初次过来的时候,和我说的那样可怜,哪晓得黄婆子竟然还有小姑子的丈夫,在这府内横行霸道。”素巧想起往事,话中带着取笑,柳嫂子面上一红:“黄婆子的丈夫,在这府内确实不算什么,但她小姑子嫁的,是昔日夫人的奶娘的儿子,那在这府内,自然无人敢惹。”
奶娘跟着嫁过来,自然就是太上嬷嬷,那时候上面又没有婆婆,在这府内确实尊贵,说着柳嫂子轻声:“陈嬷嬷就是没有斗过那位,才举荐了黄娘子。”
竟然还有这么些事儿,素巧不由摇头:“这个府内,这么多的人,这种事儿,想来很多。”
“所以夫人这些举措,在别人看来觉得夫人太过狠心,但在小的看来,这府内许多人,也是该整治了。”柳嫂子并没有忘记吹捧一下素巧,素巧又笑了笑,这府内的人,还真是,人人都有心眼,人人都想着捞些好处。
黄婆子匆匆忙忙跑出国公府,回到自己家中,她小姑子等在那,见到黄婆子,她小姑子就急忙问道:“如何?”
“夫人让我来办这件事。”黄婆子这句话说出口,她小姑子顿时笑了:“好,好,这才好。”说完她小姑子就抱怨地道:“这事儿,为何非要去禀告夫人一声,我们私下办了也是一样。”
“你怎么都被赶出去了,还不明白道理?”黄婆子戳着小姑子的脑门:“夫人的手段,你也看出来了,她可不是那样容易被忽悠的,她啊,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赏罚分明。若我私下办事,被人看见了,去禀告夫人,难道你想着我们也被赶出国公府,到时候,你可真是什么都没有了,你女儿,可真要被人抢去做妾了。”
“嫂子。”小姑子被说得泪涟涟的,扯着黄婆子的衣襟:“我这不是,不是特地来寻你商量吗?”
“横竖这事儿,国公府会出面的,再说过了明路,以后别人也不敢欺负你。”说完黄婆子就叹气:“大树底下好乘凉,你们倒好,想着把大树的根都刨了,又找不到第二棵大树,还怎么乘凉?”
“我们这不也是有样学样?”小姑子还是十分委屈,黄婆子站起身:“罢了,这会儿说什么都晚了,以后好好地做生意,然后给外甥女寻个好人家,可不能再像原先一样,贪得无厌。”
“那还要有劳嫂嫂,去说说您妹夫。”黄婆子见了小姑子这幅模样,就晓得她怕男人怕得避猫鼠一样,又咬牙骂了几句,也就带着出去,去寻那户人家,用国公府去压人。
王嫂子和宋珍说了大半天的话,从宋珍母亲的长相,到宋珍母亲的名字,再到宋珍母亲的性情,还有一些旧事。说的宋珍点头:“娘原来是这样的,我总是以为,她从一生下
来就这样老成呢。”
“我还记得她初进府那天,姑娘叫她,她一回头,就自己把自己绊了个跟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