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一炮干穿火星地壳
清汤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6章 一炮干穿火星地壳,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清汤八爪鱼,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小侯索性给太空军的总指挥发了协调函,借来了两艘现役太空主力舰。
这两艘现役太空主力舰体长达到了千米,动力较之太空采集船要强大很多。
在两者的努力之下,那颗小行星很快就被缓缓拖出了小行星带。
而接下来的就是对这颗小行星从内到外的全方位改造。
有了之前那两颗微型战星的改造经验之后,赵小侯很快就制定好了这颗小行星的改造计划。
实际上,这颗小行星的内部结构,外层护甲等等都很好解决。
但唯独武器系统就不可能和之前那两颗微型战星一样了。
赵小侯需要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粒子主炮,副炮乃至于粒子炮阵。
当然,副炮和粒子炮阵实际上很好解决。
毕竟这颗小行星的改造也是属于战星制造实验的一部分,因而粒子副炮采用前两颗战星的10米口径粒子主炮即可,而粒子炮阵则是使用直径5米的重型粒子炮。
但作为战星主武器的粒子主炮就只能重新开发设计。
考虑到战星本身的承受力,赵小侯将新一代战星用粒子主炮的口径定在了20米。
可别小看了这20米口径的粒子主炮。
表面上来看,口径20米也就只比10米翻了一倍。
但实际上,这代超级粒子炮口径每提升100%,威力则会提升500%左右。
当然,这也暂时是这一代超级粒子炮的极限口径了。
如果想要超级粒子炮的口径从20米继续提升,现有的材料是没办法承受粒子炮发射时的极度高温以及粒子冲击。
说白了,赵小侯搞个口径30米的粒子主炮出来不是不可以。
但那样的话,这样的粒子主炮开一炮,用来束缚粒子流的炮管就得融化,变成一次性武器。
当然,由于这颗战星也只是前期研发的实验品罢了,所以即便赵小侯对粒子主炮的口径不太满意,但依然只能接受。
不过话说回来,在定下这颗战星的武器规格之后,他还是没有忘记给超级粒子炮项目组的现任负责人米来娣打了个电话,让她们项目组加快下一代超级粒子炮的研发进程。
他希望在自己将小行星带那颗直径960公里的天神星拉出来改造之前,下一代超级粒子炮要么最高口径提升,要么同样口径之下,威力跃升。
为此,他也同意了米来娣的请求,帮着米来娣给电磁场固化技术项目组打了个电话,让电磁场固化技术项目组优先研发远红外线、中红外线这两个区域范围内的光凝固物质技术。
因为这两个区域范围内的光凝固物质固然难以加工,但其物理性质很强,大概率是能够充当粒子炮炮管等配件的。
当然,这也会导致粒子主炮成本大幅上升。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样的国之重器,在实验的时候,成本翻几个跟头都是小事。
只要将其研发出来,进入到量产阶段,成本总能够慢慢降下来的。
之后赵小侯在这颗小行星附近的太空采集船上待了3个月时间,终于将其改造成了小型战星。
而这个时候,之前那两颗微型战星正好移交给太空军,算是正式服役了。
太空军这边早就知道了大科学院在研发制造一种强大的太空战争兵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