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森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阿特劳港,真桃花石帝国,龙吟森森,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科萨人一样,大秦人也在逐步加强对里海西岸的控制。
克孜勒港以北就是有名的卡拉博加兹湾,这里的海水几乎是封闭的,一条平均宽度只有三里,长约一百里的沙州将海湾与里海分割开来,只有一条狭窄水道(古希腊殖民者挖掘出来)与外海相连。
在这种情形下,海湾里的海水咸度极高,平均含盐量在四成左右,比死海(30%左右)还高,故此,在这里煮盐最为合适(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程序出产更多的盐)。
于是,克孜勒港以北大约四百里,后世土库曼斯坦海港贝克达什地方设有一处据点,将克孜勒港的部分人员迁移到这里,除了煮制食盐,便是为往来船只提供淡水、粮草、修船等服务。
由于人员、淡水极为缺乏,在拿下陀拔思单后,原本在克孜勒港的人员大部分已经分流了,贝克达什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产业就是煮盐,由于克孜勒港附近的巴尔坎山出产煤炭,从陀拔思单运来淡水,加上巴尔坎的煤,一路上对里海西海岸的诸据点进行补给,已经成了最近几年碎叶军在里海东海岸航行的常态。
大秦国接受贝克达什后,除了修建港口,煮制食盐,另外就是修建了大型地下储水设施——除了接受陀拔思单的补给,将不多的降水储藏起来也是方法之一,这样的地下室自然采用了祆寺的规制,如果储水池放在户外,不消几日就会蒸发的干干净净。
贝克达什的制盐场采取了煮盐与晒盐相结合的方式,煮制的细盐品质在波斯、科萨汗国、拜占庭一带的贵族中很受欢迎,而晒制的粗盐可以销往大草原,牧户们要求没那么高,不过在量大了之后,腌制肉食就有了可能。
于是,如今在里海以西的大草原上,腌肉的产量陡然多了起来,这都拜大秦国将全国三成的制盐匠户迁到了这里所致。
而有了腌肉,碎叶军行军打仗便又多了一个选择。
贝克达什港以北五百里的地方,后世哈萨克斯坦海军基地阿克套所在,由于附近地势低洼,还是有一些小型河流汇入的,虽然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涸状态,但只要有河流,就不愁有地下水。
这样的地方大秦国也没有放过,设置有一个军事据点,兼着做往来船只补给的活计,同样建造有地下储水设施。
这次随着半支水师营北上的两艘大货船带的最多就是淡水了,全部补给给了贝克达什和阿克套,离开阿克套后,西海岸最后一个据点就是后世俄罗斯人从土库曼部落手里买下来的新彼得罗夫斯科耶了。
此时,这里没有土库曼人,只有乌古斯人,这个据点自然不会叫这个名字,而是改成了乌古斯港,规模与阿克套差不多,既然有牧户在此驻牧,除了捕鱼,自然还能放牧。
从乌古斯港开始,经海路距离阿特劳还有八百余里,途中竟无半个补给点,这也是因为大秦国丁口单薄,无力处处着力而已。
当然了,离开乌古斯港后,再往北约莫四百里,东海岸的陆地上就不是完全荒芜一片了,而是半荒漠地带了,也就有较大一些的部落在此驻牧了,若是船只遇上故障需要靠岸,渔民们设置的小港口多的是。
在碎叶军的协助下,这些渔民已经码头扩大了一些,至少还是能满足一艘最大的碎叶军水师船只停靠的。
克孜勒、贝克达什、阿克套、乌古斯,这就是大秦国自从八年前拿下里海东岸之地后,在这长达三千里的海岸线上设置的四个据点,人数实际上还是以前克孜勒港的,不过是分流到四处罢了。
虽然是逆风,不过此时的碎叶军水师已经学会了戗风而行,虽然也是白日航行(侦查需要),不过在风力的加持下,时速也达到了约莫二十里,每日可行驶五个时辰,日行两百里,十五日后终于抵达阿特劳。
此时,地球正属于气候较暖的时分,最冷的时候,里海北部也有冰层,不过今年的气候似乎暖和许多,里海北部只有一层薄冰,否则封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北上。
此时的阿特劳并不是后世那座离海岸线还有四五十里的城市,她距离最近的海面只有不到十里,虽然里海冰层较薄,但作为淡水河的萨日德格河(乌拉尔河)却有厚厚的一层冰!
如果阿特劳城还是大夏时代距离海岸线几十里的城堡,碎叶军肯定不会在这里设置城堡的。
萨日德格河自从由东向西流淌转成由北向南后,由于附近地势低平,导致长达千里的河道没有一处是相对平直的,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河道,能形成目前这样的河道明显然也是经过成千上万年侵蚀的,在阿特劳城附近同样如此。
城堡建设在一座河岸凸出来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半岛上,椭圆形半岛东西长约莫两里,南北宽约莫一里,一座因地制宜的椭圆形城堡就矗立在东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