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姑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喇叭,重生好媳妇,果子姑娘,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此之外在站前批发市场也有家禽老板有需求,他们与各个饭店之间也有供货往来。我国某些地区是从来不吃鹅,但是东北人喜欢吃铁锅炖大鹅。虽然需求量不如鸡鸭,但也不是卖不出去。
而且羽绒服厂也是有大量需要的,鸭绒服鸭绒被的价格要比鹅绒低廉很多。
在一些高档的餐馆里,讲究的厨师会用鸭油鹅油来做素菜。而鹅油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东西,常吃鹅油对身体尤其是皮肤非常的有好处。
只不过现代人很少会了解,顾致城也是在张翠莲时常翻阅的红楼梦里窥见过一二。
当时没有放在心上,某一次跟靳文去省城一个高级饭店吃饭。席间有一个极其讲究的七十多岁的华侨老太太,据说她的家族曾经也是显赫几百年的世家贵族。也不知道谁起了话题,老太太就聊起了鹅油的诸多好处来。
这才让顾致城记忆犹新,之后机缘巧合让他有机会大力推广养殖白鹅。
大喇叭焕然大悟的点点头,心里暗暗惭愧。只觉得自己眼界太低,自己能想到的肯定别人也都想到了。人家既然是领导,肯定也有不同凡响的地方。
“嗯,既然你说养大鹅能挣钱那我也回家养大鹅。等到我们家不错了,我就给我哥哥去电话让他别在外头打工了。回家养大鹅吧!”大喇叭笑的满面红光,好像此时已经看到了曙光一样。
说到这里顾致城不由得好奇问道:“村子里面有几户人家都是把地包了出去,然后外出打零工的。怎么有的人家很富,但有的人家还是挺穷的呢?”
这个顾致城是做过调查的,村子里面把自己家的地转包出去。这种流转方式并不少见,虽然赚的钱不多但也好过天灾的时候颗粒无收。但是正因为将自家的地流转出去,才有时间跟经历外出打工。这相当于赚了两份钱,可有的人家还是穷的要命。
大喇叭叹一口气,有些耿耿于怀道:“顾书记,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有人说我大哥赚了黑心钱,对吧?”
顾致城微微一愣,这个他倒是没听别人说过。只不过从四叔的话里面,窥见过几分他对打工者的不屑。
“我哥年轻的时候不着三四,晃晃荡荡的就知道瞎折腾。过了几年岁数大了,也就安稳下来了。他自己挣了不少钱,也想帮着从小光腚长大的哥们一把。可有些人挣了钱娶了媳妇儿盖了房子,有的人还是穷光蛋。你说我为啥?”
大喇叭叹口气:“前两年我哥的一个老板在山东包活,领着咱们村里头好些人去了那边。那边活儿比这边好挣,我哥就说家里老人身体好的也可以跟着去干活。别的不说那边产大蒜,也不累坐在那里剥蒜皮一年也不少的赚钱。有些五十来岁身强力壮的,在家呆着也是呆着。”
顾致城点了点头:“山东那边确实不赖,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者是两年三熟。”
“有的人家孩子在那边工地上干活,老人也跟着过去。就在农村租个平房,平时有时间还能见到孩子自己剥蒜皮也能挣钱。大约就是两年吧,一家子四个大人的话去了吃喝攒了一两万。”张翠莲闻言忍不住惊呼道:“这也不错了,去了吃喝能剩下这些呢。”
大喇叭撇嘴道:“有好几户人家也不是那样的啊,就说大花前院那家吧。她知道的,他们家两个孩子一个闺女两个儿子。闺女都嫁人多少年了,外孙子都学了。二儿子跟着我哥去了山东,觉得不错就把大儿子一家子整去了。后来说那边挣钱容易,老两口把地就包给了老杨家。老两口收拾东西也去了山东,呆了两年挣了钱又跑回来了。”
张翠莲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呀?”
大喇叭没好气道:“大儿媳妇说要孩子回来上学,那家老太太更能扯说想闺女想得直哭。老两口领着大儿媳妇跟孩子就跑回来了。哼,可下子挣了钱了没个好嘚瑟。过了半年吧,那老太太又说想儿子想儿子的。就把大儿子给喊回家了,还说老杨家包地挣了多少多少钱。让他大儿子回来种地。”
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地没包成日子又回到了原点。能干又能吃苦的一家子,又过长了从前只能温饱但不敢说富裕的日子。
而他们家一直坚持的二儿子,现如今小有存款已经是杨庄上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