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知青们到了牛家湾,六零辣妻有空间,锦渔,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队长向大家介绍,“这是咱们牛家湾的老支书,姓刘。”
刘老支书身后还跟着几人;
王队长一一向大家介绍,“那个瘦高个,是咱们村的会计,叫马春生!”
“马会计旁边的是咱们牛家湾第一生产大队的队长,张福顺!”
“我是第二生产大队的队长,以后你们都是第二生产大队的人!”
“马会计后面的是咱们村的妇女主任,牛秀秀!”
“张队长后面几个年轻人,都是知青,也是来欢迎你们的。”
王大队长刚简略的介绍完,老支书已经走到了他们面前。
老支书笑眯眯的看着面前这群知青,一张口就是浓重的陕北口音,“我们牛家湾欢迎你们啊!”
知青们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老支书说了什么,纷纷开口,
“谢谢,能来牛家湾我们也很荣幸!”
“老支书客气了!”
王队长其实也累的不轻,就说,“老支书,娃子们都累了,赶紧让他们吃饭吧。”
“对,”老支书点着头,“娃子们,都累了吧?饭已经做好了,跟我去吃饭。”
知青们大喜,他们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此时一听吃饭,个个喜上眉梢。
知青们被村民们簇拥着来到村委。
村委大院很破,只有四孔土窑,院子倒是很大,此时院子里正架着两口大铁锅,下面生着火,有几个大娘、大嫂正在添火加柴。
院子里摆着几张破旧的木桌、木凳。
老支书令人进了大院后,就让人赶紧上饭。
几个大娘手脚非常麻利,碗筷早已准备好了,听到村支书的话,立刻掀开锅盖,一阵白腾腾的水蒸气过后,一锅黄橙橙的玉米窝窝头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大娘们,把玉米窝窝头装在碗里,端上桌。
另一个大锅里烧的是一锅玉米糊糊,此时正散发着浓烈的香味。
老支书又让人端来了两碗咸黄瓜,笑眯眯的招呼众人吃饭;
“来,别客气,在咱牛家湾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吃好!”
知青来之前本来对这顿饭抱着极大的奢望,毕竟是乡亲们精心准备的,觉得应该有肉啥的。
没想到,就是窝窝头就玉米粥。
但面对这么热情的乡亲们,知青们也不好露出失望之色,只好笑着上前拿起一个窝窝头开始吃起来。
还招呼老支书也吃点。
老支书摆手,“我们已经吃过了,你们吃吧!”
知青闻言,也不再客气,虽然没肉,但架不住他们真的饿了,一个个拿起窝窝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杜若路上偷偷吃了不少东西,此时也不太饿,但也拿起一个窝窝头吃着,玉米窝窝头很香,这是一种纯粹的食物的香气,一点儿不难吃。
杜若夹了根咸黄瓜条,咬了口,顿时一股咸味弥漫整个口腔。
杜若赶紧咬了口窝窝头。
这咸黄瓜只有纯粹的咸味,别的什么味道都没有,嗯...也不是,杜若还吃出一股放久了的霉味。
这腌黄瓜想来放了不短的时间了。
杜若把夹的那根腌黄瓜吃完,就不再碰其它的咸黄瓜条了。
杜若吃窝窝头的时候发现,围在旁边的不少小孩子,看着他们的眼神透着羡慕和渴望。
小孩子最不会掩饰情绪,不少小孩子把漆黑的手指头塞进嘴里,瞪大眼睛看着他们,口水流了好长。
杜若叹口气,飞快把手里的窝窝头吃完,转身走到一旁,拿起自己的布袋子,从里面抓出几个大白兔奶糖。
杜若笑着走到那些小孩子身边,每个孩子手里塞几个。
小孩子看到糖,有的欣喜若狂,有的看看身边的父母,看到父母点头,这才赶紧抓在手里。
“谢谢!”
“哎呦,你这女子生的真漂亮!”
“你这女子,舍得给俺娃吃糖,你是个好女子啊!”
杜若听着这些乡亲对她的夸奖,笑了笑,又抓了几把奶糖给了几个老人。
王队长吃完,走过来,眼神和善的看着杜若,“娃娃,把糖收起来吧,在这里,糖可是好东西。”
“想买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啊。”
杜若点点头,把布袋子收了起来。
杜若并不是圣母,实在是这些乡亲们看起来太可怜了,一个个瘦的跟皮包骨似的,看他们吃窝窝头,都羡慕的流口水。
特别是那些小孩子,一个个瘦的能看清身上有多少根骨头。
杜若对大人还能狠心,对小孩子,她的心一向比较软。
那些得了糖的小孩子,不舍的一下子把糖吃完,黑乎乎的小手拿着奶白色的糖,一点点,一点点的舔...
舔的手上全是口水,可脸上却露出幸福的模样。
吃完饭,老支书对新来的十个知青说,“村里给你们挖的窑,还没弄好,你们这两天先在村里人家凑合几天。”
“等窑挖好了,你们再住进去!”
杜若等人自然没有意见。
王队长首先就让杜若去他家住,跟他闺女一个屋凑合两天,杜若自然没有意见。
其余人,王队长也都安排好了。
杜若跟着王队长来到他家。
王队长家有五孔土窑,算是村里的大户了,杜若到的时候,王队长家的人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了。
见到杜若,王家人都十分热情。
王队长的爱人,是个面容慈爱的大娘,她身边站着两个皮肤黝黑的男人,三个女人,两个女人身边各站着几个孩子,应该是王队长的两个儿媳妇;
那两个男人应该是王队长的两个儿子。
最年轻的女孩跟杜若年纪差不多大,应该就是王队长的闺女,王麦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