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还魂草:石精化草护苍生》(下卷)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苗岭还魂草:石精化草护苍生》(下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八回 山外商人起贪念,苗寨合力护神草
还魂草的名声,渐渐传到了山外。一个叫王老三的汉人商人,听说这草能治百病,甚至能“还魂”,觉得有利可图,便带着几个伙计,背着银子来到乌当寨。
王老三找到岩生,掏出五十两银子:“岩草师,我想买你们的还魂草,越多越好,价钱随便开。”
岩生摇摇头:“还魂草是救病的,不是卖钱的。我们可以给你一些,救急,不卖。”
王老三眼珠一转,又说:“那我跟你们学种,怎么样?我出一百两,买你们的种植方法。”
岩老爹在一旁冷冷地说:“这是祖先传的法子,不卖。”
王老三碰了钉子,不甘心,夜里带着伙计偷偷摸到白帘瀑布的崖壁,想挖走还魂草。他们刚动手,就被巡逻的后生发现了。寨里的人拿着柴刀、扁担围上来,把王老三等人团团围住。
“你们敢偷神草!”岩保气得发抖。
王老三还想狡辩:“不就是几株草吗?我给钱!”
岩生站出来,指着崖壁上的还魂草:“这不是普通的草,是我们苗家人的命!当年瘟疫,是它救了全寨;现在,它是我们的守护神。你要挖它,就是挖我们的根!”
寨老让人把王老三的银子扔了回去,说:“念你是外乡人,不懂规矩,这次放你走。再敢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王老三吓得屁滚尿流,带着伙计连夜逃走了。
这件事过后,乌当寨的人更重视守护还魂草了。他们在崖壁周围种上带刺的藤蔓,派人日夜巡逻,还在石缝里埋下刻有咒语的石头,说“谁偷神草,就会被山神惩罚”。岩生则把“三不采”的规矩刻在石碑上,立在崖下:“幼苗不采,开花不采,雨天不采;采三留七,方能永续。”
第九回 神草助战退强敌,苗岭风骨照汗青
十几年后,一股流寇闯进了月亮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邻近的几个寨子都遭了殃,纷纷逃到乌当寨求助。
“流寇有刀有枪,我们只有柴刀和弓箭,怎么办?”寨老们忧心忡忡。
岩生已是满头白发,他沉思片刻,说:“硬拼肯定不行,得用巧劲。”他指着还魂草,“神草能救死,也能帮我们退敌。”
他让寨里的人多采还魂草,配上“迷魂草”(一种能让人头晕的草药),煮成浓浓的药汁,装在竹筒里。又让年轻后生在白帘瀑布的必经之路,挖了许多陷阱,上面铺上树枝和茅草。
流寇果然闯进了乌当寨。他们看到瀑布旁的崖壁上长满了还魂草,以为是什么宝贝,纷纷涌过去抢夺。就在这时,岩生一声令下,寨里的人把装着药汁的竹筒扔向流寇,药汁溅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流寇们顿时头晕眼花,脚步踉跄,不少人掉进了陷阱。
“是神草显灵了!”寨里的人呐喊着,冲出来用扁担、柴刀驱赶流寇。流寇们以为遇到了“神助”,吓得魂飞魄散,狼狈逃窜,再也不敢来月亮山。
经此一战,还魂草的名声更响了。人们说,它不仅能治病,还能护寨,是真正的“神草”。岩生在祭草节上,又给《药经》添了一笔:“还魂草,石之精,不仅还人魂,更护苗家魂。”
第十回 百年传承还魂志,石上仙草永芬芳
岩生九十岁那年,已经爬不动白帘瀑布的崖壁了。他把岩保叫到身边,把用了一辈子的药篓和《药经》传给儿子:“这药篓装过无数还魂草,这《药经》记着它的性子,也记着苗家的根。你要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它们。”
岩保跪在父亲面前,接过药篓和《药经》,说:“爹,您放心,还魂草在,苗家的根就在。”
岩生去世后,乌当寨的人把他葬在白帘瀑布旁的崖下,就在还魂草生长的石缝边。每年祭草节,人们都会先给岩生的坟添土,再祭拜还魂草,说:“老草师,您看,神草长得好好的,我们也好好的。”
又过了一百年,乌当寨的还魂草,已经从白帘瀑布蔓延到了整个月亮山的崖壁。《药经》传到了岩保的孙女阿珠手里,她不仅继承了祖辈的医术,还学会了用汉字记录还魂草的用法,让更多人能看懂。
有个研究植物的学者来到乌当寨,看到还魂草,惊叹道:“这是石斛啊!是珍贵的药用植物!”阿珠笑着说:“我们叫它还魂草,是石精化的,能还魂,能护寨。”
学者研究后发现,还魂草(石斛)确实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能滋阴、润肺、养胃,和苗家的用法不谋而合。他想把这个发现写成论文,阿珠没有反对,说:“只要能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让它救更多人,就行。但你要告诉大家,它是苗岭的草,要好好保护,不能乱采。”
如今,乌当寨的祭草节,不仅有苗家人参加,还有许多外来的游客。阿珠会给他们讲岩生寻药的故事,讲还魂草救寨的传奇,讲“采三留七”的规矩。游客们看着崖壁上迎风摇曳的还魂草,听着古老的《祭草歌》,忽然明白:这株草,早已不是普通的植物,它是苗家人与自然共生的见证,是勇敢与智慧的象征,是“还魂”不仅是肉体的康复,更是精神的传承。
白帘瀑布的水,依旧哗哗地流着,像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崖壁上的还魂草,年年开花,淡紫色的花瓣像蝴蝶,停驻在石缝间,守护着乌当寨,也守护着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恩,对传承的坚守。
这株石上仙草,终将和苗家的故事一起,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芬芳。
(全文完)
注:下卷通过“祭草节”“邻寨求援”“年轻草师成长”“击退流寇”“现代传承”等情节,展现金斛(还魂草)在苗寨的文化融合与传承。融入苗族习俗、跨民族交流、守护与传承等元素,突出“还魂草”从“治病神草”到“文化图腾”的升华,强调其在维系族群认同、凝聚民族精神中的作用。细节上延续“石精化草”的传说,通过具体的医疗案例、冲突事件,展现苗医的智慧与勇敢,呼应上卷“救死扶伤”的核心主题,完成“从危机到传承,从神草到精神象征”的叙事闭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