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可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44,魔器大时代,大可可豆,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森跟在一边,万直也骑了一马,跟在一边,吴森在轿边,看隐隐看到赖昌威的脸色好像不错,便大胆道:“公子真是人中龙凤,想必事情一定是妥当完成了。”赖公子笑道:“当然,当然,我们又有好处可拿了。”吴森笑道:“只是可惜了凤娇姑娘,那么好一个姑娘,被一个老头子拱了。”吴森猜测赖昌威在心底也是舍不得凤娇姑娘的,是故有此一说。
赖昌威赖洋洋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到狼,我在京中便听说吴柄章老大人常受自家婆娘的气,现下送一个青楼中出去的,不光是侍候吴大人,更重要的事情是帮助吴大人修理吴夫人,吴大人必竟不想落下一个薄情的名声,所以有些事情要别人来做,凤娇上门,就是去修理吴夫人的,好大大趁了吴大人的心。”吴森惊道:“只怕凤娇姑娘不是那吴夫人的对手。”赖昌威哈哈一笑道:“你且放心吧,凤娇会将那个吴夫人修理处妥妥当当,让那吴夫人生不如死,让吴大人快活无比。”吴森看到赖公子高兴,有意引赖昌威多说话,便假作惊异的道:“这世上还有请小妾来修理老婆的,真是怪事,看来这位吴大人以前定然是被老婆戴了绿帽子。”赖公子笑道:“还真是说不定,要不然为何吴大人如此恨自己的婆娘。”说到此处,赖公子嘴角露出笑容,好似想起一些什么东西来。
一行人行了许久到了赖公子小别院处,赖公子起身下了轿,这时一个管事上前躬身道:“公子,那杜侍卫不告而别了,至今还没有回来。”赖公子脸色一寒道:“滚就滚罢,有钱有势,还怕找不到好的奴才么?”下面吴森也接口道:“公子一声令下,不知多少人愿意为公子赴汤蹈火,公子是不缺人的。“赖公子越觉得这个吴森甚和自己的心意,便道:“等我将那解小娘子弄到手后,你便随我到神都去罢。”此言一出,吴森大喜,赖公子这般开口,那是允了他一场富贵了,在神都混比在武昌当一个地头蛇不知强了多少倍,当下便要磕头,只是赖公子道:“只要此间事了,我便回神都,此间的事情,便只有弄到解小娘子一件事了,你亦要用心去办。”吴森喜道:“公子放心,小的便是拼了贱命,也要让公子摘到这朵花儿。”当下各自欢喜不提。
春花巷中,知了在树边叫个不停,武昌实在是极热的,此时在其他地方还没有这么热,可是在武昌这地方,太阳一出来,连地上的蚂蚁都不敢出洞穴,想必蚂蚁也怕被热死。
解雨打了开门,在门口处张望,春鸦躲在院中的葡萄架下面,用手挡住日头,叫道:“姑娘,快快回来罢,这天实在热得受不了。”解雨笑道:“我不用的,我的内功到了真阴真阳的地步,自然不用那么怕热了。”春鸦不练武功,当然听不明白,她是比较懒的,张帆和解雨都想过教她内功,可是她一听到要在子时打坐练功,不能睡觉,就不想练,大大不如狗剩和阿求的勤奋。
便看到巷边响起了马蹄声,一个兵士策马而来,还背着人一个大包,这个兵士戴个大大的范阳帽,正是张帆手下的兵士,那兵士将策马停在门口,跳下马来,上前道:“张夫人,小的周树皮,是张大人手下的兵,张大人来信了。“解雨听到,露出欢喜之色,道:“小哥快快里面请,春鸦快快为这位小哥端些茶水。”
那小兵受宠若惊,跟着解雨进了小院中,到了堂中,解雨将张帆的信拿到手中,便拆开来看,另一边春鸦也端上一大缸凉茶,那叫周树皮的兵接了过来,他也是个小兵的出身,不会什么礼节,拿起来便往自己口中倒,奔马许久,实在是渴了。
解雨一边看信一边问:“他是不是又瘦了?这几天吃得怎么样?他的衣服有没有人洗?……”之类的话题,周树皮一边喝一边答,道:“张大人说了,衣服夫人就不要送了,还有张大人要自己洗衣服,周树皮蹲在门边,他不敢去坐解雨给他拉的椅子,因为他一身的灰,怕将椅子搞脏了。
解雨看完了信,上面无非是老话重说,什么“吾妻勿念,一切安好……”解雨小心的将信收住,便从怀中掏出几钱银子,要递给周树皮,一边的春鸦脸上现了紧张的神色,就要来拉解雨的手,口中叫道:“姑娘,不要,那可是三钱银子啊,够……”话还没有说完,解雨已然将几钱银子塞到了那小兵的怀中,口中道:“小哥,这些银两拿去。”那周树皮惊了一下,他不敢碰解雨素白的手,就任那几钱银子塞进了自己包中,便想磕一个头,他是个军户人家出身的人,平常为军官做杂事是经常的,莫说有钱,便有茶水可以喝就算好了,解雨将他托住道:“不要磕头了,你们张大人不是也最讨厌磕头么?”张帆确实讨厌这些,他之所以不容于吴柄章,很大的原因是当年他第一次和吴柄章见面时,他不跪下来磕头。
周树皮怀中揣着几钱银子,翻身上马去了,身边春鸦还在不停的说话,不停的抱怨解雨不该给那小兵银子,解雨看以周树皮骑马远去了才回过头道:“送信也很不容易,我听师兄弟说他们经常要被军官们差去为军官家做杂役。“春鸦道:“姑娘何必管他们呢?反正这些兵不是为咱们家做事,便是要为其他的官儿们家中做事。”解雨不言,转身去了。
史志、花氏姐妹、还有刘正一、汤剑一起起了武昌城内,史家也算得上大族,在地当颇有名望,史志年青时还有考过秀才功名,守城的官兵看到史志的青襟,以为是游学的秀才,也就没有盘问。
花如月更加欢喜,江湖上的男子大都使刀弄剑,都是粗使汉子,没有像史志一般还能文武双全的,心中更爱,一行人进了城中,早有弟子上前,正是史家的子弟。
花如月下了马,一招手,一边的一个衡山派的弟子上前来,花如月道:“打听清楚了么?”那弟子道:“打听清楚了,史师叔的老母亲就在城中史宅中,不过老太君对史师叔极不满意,还是因为史师叔当年的事情。”花如月道:“你且打听清楚,这位史老太君有什么喜好、平时有那些习惯,要越详细越好,且快走。”那弟子应身而去,史志正在与几个家人、镖头说话,交待一些事情,一时间无暇去一边的花如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