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燎原战火
吃荷叶茶的RoSO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燎原战火,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吃荷叶茶的RoSOb,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大章城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这座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的城池,此刻正迎来新的一天。然而,城头上那面飘扬的南唐战旗,却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刚刚发生的惨烈战斗。
孙策阵亡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东吴境内掀起了惊涛骇浪。东吴的天,仿佛真的塌了下来。
大章城在短短时间内接连易主,三任国主走马灯般更迭,让这座城池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人们私下里都在议论,大章城怕是成了大凶之地,谁沾上谁倒霉。
而远在沅山大营的卓青麟,站在山巅,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他明白,孙策的阵亡,不过是这场乱世纷争的一个开始。东吴虽遭重创,但根基深厚,多年经营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覆灭的?只要给他们时间,完全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此时的南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南唐。唐昶王李伯禽的运气实在是好得惊人,他竟然召唤出了三位绝世名将:大秦名将李信,汉朝神将李广,还有那无敌猛将李存孝。这三人的组合,堪称梦幻,让南唐的实力瞬间飙升。
李信作为大军团统帅,统率值高达92点,能够指挥30万大军,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皆为上乘;李广神射之技无人能及,90点的神射值,在战场上就是移动的炮台,能在千米之外取敌首级;而李存孝更是勇猛无双,个人武力值达到93点,比已故的孙策还要高出2点。有这三人坐镇,南唐的局势稳如泰山。
再看南楚这边,虽然新组建了十八万虎贲军团,但尚未完成整训。面对南唐的强大攻势,这十八万大军真的能顶得住吗?更让卓青麟担忧的是,南楚新占领的南唐80座城池,还没来得及安抚百姓、稳固统治,一旦南唐发起反击,这些城池恐怕难保。
卓青麟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战报加急上报。之后,他站在山巅,陷入了沉思。看着脚下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他知道,是时候做出决策了。
关麟军团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三万将士折损近半,但也并非全无收获。他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隐隐有了军魂的种子。
经过深思熟虑,卓青麟决定先带领军队撤离南唐这片是非之地,撤回南楚休整。同时,南楚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和青衣卫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东吴和南唐的局势变化。
在撤离的途中,卓青麟骑在战马上,看着身边疲惫却坚定的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他不断思考着战争的本质。这场乱世中的纷争,不仅仅是领土的争夺,更是信念与意志的较量。
东吴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孙策过于轻敌,低估了南唐百姓的反抗决心。他们以为凭借强大的武力就能轻易征服这片土地,却没想到会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而南唐的胜利,是无数像他一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场战斗的胜利,背后都是数不清的牺牲。
当卓青麟带领军队回到驻地时,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军营大帐中,将领们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凝重。
卓青麟站在主位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此次战斗,我们虽有损失,但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要时刻保持警惕。南唐的三位名将,实力不容小觑,他们随时可能发起进攻。”他顿了顿,接着说:“接下来,我们要总结此次战斗的经验教训,训练新兵,补充军队的力量。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立足,才能守护我们的家园。”
会议结束后,卓青麟开始着手训练新兵。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要求每一位士兵。从基本的队列训练,到实战演练,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监督。他深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让士兵们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才能为南楚赢得胜利。
而在大章城,南唐军队开始了战后的重建工作。唐昶王为了表彰李存孝和李广的赫赫战功,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庆功宴上,李存孝身披黄金铠甲,威风凛凛。他大碗喝酒,大声谈笑,笑声震得屋顶的瓦片都微微颤动。他的豪迈不羁,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赞叹。
而李广则站在一旁,微笑着接受众人的祝贺,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暗流涌动,表面的风光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的危机。
此时的南唐宫廷,确实如李广所料,暗流涌动。一些老臣对唐昶王重用外来将领颇为不满。在他们看来,这些外来将领虽然有能力,但根基不在南唐,重用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而年轻将领们则对李存孝等人的功绩既羡慕又嫉妒。他们也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得到唐昶王的赏识,但李存孝等人的光芒太过耀眼,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东吴这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在鲁肃的指挥下,东吴残余势力沿着穹夷山脉的山中通道,撤回到了山脉以东地界,在会稽郡重新集结。
孙策战死的消息传回东吴,举国震惊。东吴虽在太尉孙膑的领导下,没有立马崩盘,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继承东吴之主的位置,成了摆在东吴众人面前最大的问题。
孙策在此界留有血脉孙绍,但年仅三岁。主幼臣强,就算有孙膑之能,也难以弹压国中反对的声音。
东吴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北有朱明岳飞麾下四十万背嵬军团,西临南楚东部战区二十强军与南唐数十万新胜之师,南面还有闽越诸国。若国无强主,根本无法应对这四方强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