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新政曙光
吃荷叶茶的RoSO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新政曙光,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吃荷叶茶的RoSOb,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楚大陵郡的官道上,十万壮丁组成的长龙蜿蜒如蛇,铁甲与粗布衣交错,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际。远处传来铜锣声,传令兵纵马飞驰而过,“停战!原地遣返!”的喊声在队伍中此起彼伏,惊起林间栖息的飞鸟。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大陵郡的青壮们面面相觑,有人握紧手中还未磨利的长矛,有人解下腰间刚领到的半块干饼,茫然与不甘在空气中蔓延。
三个月前,战争动员令如惊雷般响彻南楚五郡,男人们放下锄头、犁耙,怀揣着对军功荣耀的憧憬踏上征途,如今却在半途戛然而止。
然而,这场未打响的战争并非没有留下痕迹。南方军区统帅罗英站在大帐前,望着麾下整编的新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的统率值在这场楚唐大战中成功突破90点,踏入大军团统帅的门槛。这一点的跨越,意味着他不再需要借助其他将领分兵指挥,十万大军可如臂使指。
“报!胡一刀、王守仁两位将军求见!”亲兵的禀报打断了罗英的思绪。
两位将领大步踏入帐中,先天境高手胡一刀背负的长刀泛着冷冽寒光,王守仁虽是后天巅峰高手,却身着一袭儒衫,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们本是乡野间的豪杰,在这次动员中脱颖而出,被南方军区选中,即将成为虎贲军团的中坚力量。
“末将参见罗帅!”两人齐声行礼。
罗英抬手示意免礼,笑道:“二位皆是人中龙凤,日后在虎贲军团,定能大放异彩。如今南楚大军团统帅稀缺,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在沅山大营,关麟军团的将士们正沉浸在战后的喜悦之中。这场激烈的战斗,让他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战斗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关麟军团副将关铎,凭借着卓越的战功,成功兑换到了一枚珍贵的黄金建村令。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啊!关铎紧紧握着这枚建村令,仿佛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关铎决定在沅山县选择一处水草繁茂之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村庄——关家村。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和养殖,相信未来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关铎站在沅山县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谷旁,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他抚摸着手中的黄金建村令,想象着未来关家村的繁荣景象,嘴角不由得泛起了微笑。
而在不远处,洪旭也在为自己的村庄忙碌着。原来,洪旭曾在进山剿匪时,意外遇到了一只凶猛的华南虎王。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他最终战胜了虎王,并在虎王的巢穴中发现了一枚建村令。
这枚建村令虽然不如关铎的黄金建村令那么珍贵,但对于洪旭来说,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沅山一处小盆地,准备在这里筹建自己的洪家村。
洪旭在小盆地里忙碌着,规划着村庄的布局。他偶然间发现,后山竟然蕴藏着一条精铁矿脉!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啊!有了这条矿脉,洪家村的发展将会如虎添翼。
“大人,村民们已经开始搭建房屋了!”一名士兵跑来禀报。
关铎点头,望着渐渐成型的村落轮廓,心中暗想:“有了这关家村,日后在沅山郡也算扎下根了。”
而洪旭则在矿脉旁安排人手勘探,盘算着如何将铁矿转化为财富和实力。
南楚内阁此时也没有丝毫的懈怠,趁着停战的这段宝贵时间,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推行一项重要的举措——新的行政区划方案。这些方案犹如雪花一般,迅速地传递到了全国各地。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南楚的疆域覆盖了足足 400 万平方公里。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辽阔的领土,内阁精心规划了一个庞大而细致的行政框架:35 个府、223 个郡以及 2470 个县。这个框架的搭建,不仅体现了南楚对领土的有效掌控,更展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而对于新占领的南唐领土,南楚内阁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策略。他们巧妙地将这片土地划分为 5 个府和 30 个郡,这样的设置既突出了南楚的统治权威,又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地广人稀的实际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兵部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特意在南方军区发放了大量的建村令牌。这些令牌成为了将士们的荣誉象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众多地区中,沅山县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沅山县被破格提升为沅山郡。
这一举措使得沅山郡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以一县之力管辖着 24 个乡镇,而其辖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87 万平方公里,在整个南楚的版图上都显得独树一帜。
然而,尽管沅山郡的面积如此之大,但它的人口却并不多,甚至还不如沅山大营的驻军人数。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片土地的发展。
驻军的存在为当地带来了稳定和安全,而新建的村落则如星星点点般散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南楚的权力中枢,五军都督府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围坐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墙上的地图详细标注着南楚与周边势力的疆域,每一条边界线都显得格外清晰。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地图上那些被重重标记的敌国名将名字,如李信、孙膑、岳飞、徐达等等。
这些名字旁边,还紧跟着一串令人咋舌的统率值数字。这些数字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使得他们的眉头都紧紧皱起。
尤其是与南楚西线在浔阳郡对峙的湘军领袖,竟然是曾国藩。这位湘军领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高达93点的能力,而且统率值也高达87点,堪称双料人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