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云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卸任前密集修法,世家的上下三千年,亭云居士,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别山君卸任前如此密集的修订律法期间,儒家门徒吕光在诸子百家发文呼吁封国应该制定礼法丧葬制度,当然,儒家在封国不得志,这个吕光当年和淳于越等齐儒来到别山面见别山君想谋官,谋官不成之后,齐儒基本上离开封国,只剩下吕光和狄子奇等寥寥几人坚持留下。
他们在墨城买了地建了学校居所,但因为学儒之人稀疏,封国免费教育是大流,他们全靠家族资助才能活下来。
所以,只要有机会,儒家门徒就会发文刷存在感,比如这次密集修法期间,吕光就提议封国应该制定礼法丧葬制度,特别是历代封君,死后埋哪里,享受什么规制,如果是传承平辈如何区分礼法传承。
不得宠的儒家此文一经发表立即得到媒体响应,得到各世家贵族,各商贾,各地百姓热烈响应和讨论。
如今的封国,道教虽然没被明文定为国教,但其地位已经是国教了,道教秘密吸纳佛教无数理论,其中就补齐对死亡的解读。
道教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把因果循环和投胎转世解读出来,在道教经典中,天地乃阴阳形成,再生成八卦,八卦生成六十四卦。
天地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形成因果轮回投胎转世。
所以人死不是寂灭,而是另一种形态出现,经过道教精美测算,百八十年后你的灵魂会再次轮回到人世,而且这人和你身高外貌性格一模一样。
被道教影响的封国国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知,所以丧葬也变成另一种安置残躯的信念,与此同时,封国的丧葬也从简葬越变越奢侈,权贵之家修豪华大墓,陪葬金银珠宝和礼器成风,普通百姓,也会给先人购置大棺材,给先人立碑立传。
所以,一国封君应该等同于秦国皇帝,应该用媲美秦始皇陵的规格提前修封君墓,而且应该用帝礼下葬。
所谓帝礼,是需要殉葬的,隆重的有人殉,普通的用牲口代替。
听说秦始皇陵准备用陶俑殉葬,封国瓷商就立马烧制出数套栩栩如生的彩陶俑运到军城要献给尊敬的别山君。
别山君看着这些彩陶俑哭笑不得,自己今年才三十七未满,就开始要准备墓地和陪葬品了。
可这些瓷商献上的样品还真的挺像,他不是后世秦始皇陵出土的土陶俑,而是真正的白瓷彩俑,一体烧制的彩瓷俑,有提枪刺杀的骑兵,有那种长枪的步卒,还有穿着水兵服的水军,更有金童玉女和道家仙人。
当然,因为是样品,所以这批彩瓷俑只有一尺来高。
随后,四院相登门商议,各地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来劝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