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有此担忧
阿日A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6章 有此担忧,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阿日Ari,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远处,典韦独自伫立,似猛兽般威武,身披厚重铠甲,手持巨剑,手臂上的肌肉坚如铸铁。
而太史慈则目光如炬,面容刚毅,他紧握由天罡神铁锻造的战弓,箭矢在他手中便是力量的象征,也是荣誉的标志。
河间侯张合统率中军,确保军纪严明,为即将到来的激战做好准备。
紧跟其后的是高顺的陷阵营精锐,这支百战百胜的队伍,远非寻常可比。
他们步伐坚定,装备齐全,是刘煜麾下最精锐的战士。
兖州关口,天边初现晨曦。
官渡前,黄河奔腾,如金龙横跨天地。
袁绍与曹操在此汇聚,南汉倾尽十年积蓄的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军帐之中,锦帘轻舞,香炉烟袅,众将环坐,袁绍威严端坐,曹操目光如刃。
一旁,荀攸衣着青衫,娓娓道来,眼神深邃,手中扇子轻摇,举止从容。
“如今,青州多座城池已归赵云所有,青州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依我之见,不如放弃青州。”
袁绍眉头微蹙,不满言道:“放弃青州,岂非将后背暴露给敌人?”
荀攸淡然一笑,指向地图说道:“刘煜大军进逼青州,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直取徐州,穿越蒙阴、高密等地,直抵我军大本营;二是先攻兖州,从官渡渡河,围困徐州,使我军腹背受敌。”
曹操冷哼一声:“若是如此,刘煜便是自寻死路。”
荀攸略作沉思:“确实如此。
刘煜不会贸然选择第一条路,兖州未稳,他若深入徐州,一旦我军切断其粮道,大军必陷困境。”
袁绍点头:“那你的意思是,他会选择第二条路,从官渡渡河?”
“正是。”
荀攸指向官渡,“只需在此布防,以逸待劳。
刘煜大军长途奔袭,必将疲惫不堪。
我已拟定‘声东击西’之策,只要他入局,必能一击制胜。
此战我军胜算可达七成。”
曹操目光凛冽,嘴角浮现笑意:“哈哈,有公达相助,吾辈无忧矣。”
袁绍亦展颜:“希望此役能一举荡平刘煜。”
乌云遮天,连空气都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其实,不久前袁、曹两家几乎反目成仇,儿时的情谊已被权力与野心掩埋。
曹操执掌兵权,气势凌人,欲横扫四海;袁绍则胸怀壮志,欲重塑山河。
两人皆为一方霸主,注定难以并存。
然而,在他们北境,一个名唤刘煜的少年崛起,短短数年,幽、冀、豫三州尽入其手,凉、益二州亦多归附。
那如虎狼般的军队,席卷而来,仿佛要吞没整个天下。
江东世家依托长江,据守扬州,面对大海,背靠强敌,绝不敢北顾。
刘表盘踞荆州,犹如悬于袁绍颈上的利刃,令他寸步难行,如困兽一般。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与曹操意外联手,彼此间的敌意已大不如前。
\"刘煜的迅速崛起,让我始料未及。
\"袁绍举杯一饮而尽,神情复杂。
曹操摇头叹息:\"他不仅崛起,更已如日中天,如今的我们,怕是难以匹敌。
\"
袁绍沉默片刻,说道:\"有趣得很,原本不该是同盟的我们,因共同利益暂时放下恩怨,共抗强敌。
\"
曹操心中感慨万千,回忆起当年讨伐董卓时的意气风发,那时他对袁绍根本不屑一顾。
官渡对岸,黄土之上整齐排列的鱼鳞阵宛如浓密乌云压境,每一步踏出的震动与战鼓齐鸣,令大地也为之震颤。
袁绍与曹操并肩而立,无需多言,彼此心意相通。
刘煜,昔日并州少年英雄,如今的北汉王,率军势如破竹,直逼官渡。
曹操转身唤来荀攸,这位身着青衣、气质儒雅的谋士,是他多年倚重的心腹。
\"公达,此战至关重要,你的计策如何?\"曹操急切询问,眉头微蹙。
荀攸含笑回应,神色从容:\"主公,刘煜兵力虽盛,但我军亦有胜机。
目前,其两翼与后方均有我军埋伏,只需正面牵制,待战局胶着,伏兵出击,必能将敌围困,大局可定。
\"
曹操眼前一亮,对荀攸的计策极为赞赏,大笑道:\"公达妙计!声东击西,此战胜算无疑。
\"
袁绍在一旁轻笑:\"孟德,你的谋士果然非凡,得他相助,我们或能争夺天下。
\"
曹操豪迈回应:\"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
刘煜虽强,此地终归是我方主场,让我们联手,一举击溃刘煜,平定乱世!\"
官渡河畔风云变幻,两军对峙,剑拔弩张。
刘煜傲立阵前,眼神凌厉如刃,环顾袁、曹联军,似欲洞察这错综复杂的局面。
“主公,敌强我弱,且其占据地利,此战绝非易事,万不可轻敌。”
李儒低语提醒。
刘煜淡然一笑:“文忧无须忧虑,此战我必胜,让袁、曹明白,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曹操与袁绍并肩立于华盖战车,商议战策。
远方尘土飞扬,一骑疾驰而来,红甲飘扬,英姿勃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